PAGE1/NUMPAGES2
2025年高考时政热点冲刺训练(解读+押题)
专题08春节申遗和蛇年春晚
一、【时政背景】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浓重的节日,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春节是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总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憧憬。中国人过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之年”,更是情意深厚的“文化之年”。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积淀着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感。
北京时间2025年1月28日晚,蛇年春晚在境内新媒体端的实时直播收视次数和互动量均创新纪录。据初步统计,新媒体端直点播收视次数28.17亿次,去年同期21.27亿次,同比增长6.9亿次。“竖屏看春晚”直播播放量4.96亿次,较去年同时段提升18.09%,直播用户人数达2.86亿人,较去年同时段提升14.4%。春晚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达166亿次,比去年同期增加5.5亿次;春晚社交媒体互动量达6.7亿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3.75%。无障碍转播及报道全媒体触达5200万人次。?
二、【考点链接】
1.文化的载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春节是文化的载体,不是文化本身。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4.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5.文化具有民族性,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6.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首先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7.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加强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我国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