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文件大小:31.75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8.94千字
文档摘要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2024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2024年5月19日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

A.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B.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

C.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

D.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答案】:C

2.2024年3月14日,1列满载55个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哈尔滨启程,预计15天后抵达(),标志着黑龙江至()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成功开行。

A.芬兰

B.荷兰

C.爱尔兰

D.米兰

【答案】:B

3.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恩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这启示我们()。

A.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

B.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C.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D.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节俭观念已不再提倡

【答案】:B

4.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诚信要求的是()。

A.重合同守信用

B.缺斤少两

C.童叟无欺

D.明码实价

【答案】:B

5.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地理特征是()。

A.山地和丘陵地形为主,森林广布

B.平原和盆地地形为主,黑土广布

C.平原和山地地形为主,黄土广布

D.高原和盆地地形为主,沙漠广布

【答案】: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

D.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答案】:C

7.下列有关核能表述正确的是()。

A.核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直接从核能到电能

B.自然界只有在人为条件下才会发生热核反应

C.核电站使用的燃料一般是铀等放射性重金属

D.氢弹爆炸发生轻核聚变,其威力比原子弹小

【答案】:C

8.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纸币面值(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规定的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D

9.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人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放青岛等沿海城市

B.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答案】:D

10.()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经济领域方面进行控制。

A.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

B.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

C.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D.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

【答案】:C

11.岭南地区盛产甜美可口的荔枝,自古就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美誉。以下最有可能为岭南地区适合荔枝生长主要原因的是()。

A.气温高,

B.昼夜温差小,C.土壤粘,

D.日照时间长,

【答案】:A

1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静止找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答案】:B

13.()系统的分析了汉字的文字之法,剖析汉字形体构造,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A.《玉篇》

B.《仓颉篇》

C.《说文解字》

D.《尔雅》

【答案】:C

14.到博物馆看展览是一种()活动。

A.转移支付

B.生产

C.消费

D.交换

【答案】:C

15.(单选题)“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这幅对联所歌颂的历史人物是()。

A.班固

B.文天祥

C.苏轼

D.司马迁

【答案】:D

1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形式是()。

A.国共合作政府

B.共产党一党执政

C.“三三制”政权

D.联合政府

【答案】:C

17.有人认为“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这一观点()。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阶段

B.否认了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C.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

D.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