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光缆监测标石怎么使用.doc
文件大小:117.4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1.51千字
文档摘要

河南星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光缆监测标石

河南星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光缆监测标石

怎么使用

怎么使用

技术部:薛淑芳

光缆监测标石的使用需要结合安装部署、日常监测、故障处理等环节,通过规范操作和智能化管理保障光缆线路的稳定运行。以下是具体使用方法及步骤:

一、安装与部署

选址与标记

关键位置设置:在光缆接头点、转弯点、分支点、跨越障碍物处等关键位置埋设监测标石,确保标石与光缆路由一致。

环境评估:避开强电磁干扰源(如高压线)、地质不稳定区域(如易塌陷地段),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位置。

地面标识:标石顶部需刻有编号、光缆类型、埋设日期等信息,并设置“光缆保护”等警示标识。

安装流程

挖掘基坑:按设计要求挖掘基坑(深度≥0.6米,宽度根据标石尺寸调整),底部夯实并铺设砂垫层。

设备安装:将监测设备(如绝缘电阻测试模块、传感器)固定在标石内部,连接光缆和电源线,确保接口密封防水。

埋设标石:将标石垂直放入基坑,回填土并分层夯实,确保标石稳固无倾斜。

接地处理:将标石金属部件与接地极可靠连接,接地电阻≤4Ω。

二、日常监测与管理

数据采集与传输

实时监测:监测标石自动采集光缆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电阻、环境温度等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上传至监控中心。

阈值设置:根据光缆类型和环境条件,设置绝缘电阻报警阈值(如≤2MΩ时触发警报)。

数据存储:监控系统自动存储历史数据,支持按时间、位置等条件查询。

巡检与维护

定期巡检:每月检查标石外观是否破损、倾斜或被掩埋,清理周边杂物。

设备测试:每季度测试监测设备的准确性,校准传感器参数。

电池更换:对于使用电池供电的标石,每年更换一次电池,确保设备持续运行。

三、故障处理流程

故障报警与定位

报警响应:当监测数据超出阈值时,监控系统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推送短信/邮件通知维护人员。

初步定位:根据标石编号和GIS地图,确定故障大致位置。

精确测试: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在故障点附近测试,结合标石位置信息,精确定位故障点。

现场修复

开挖作业:在标石附近小心开挖,避免损伤光缆。

故障排查:检查光缆护套是否破损、接头盒是否进水,测量绝缘电阻确认故障原因。

修复处理:更换破损光缆段或重新密封接头盒,修复后测试绝缘电阻和光功率,确保指标恢复正常。

四、智能化管理与升级

远程监控与预警

平台集成:将监测标石接入光缆运维管理平台,实现数据集中展示、分析和预警。

智能诊断:利用AI算法分析历史数据,预测光缆老化趋势,提前安排维护计划。

移动端应用:开发手机APP,支持维护人员实时查看标石状态、接收报警信息、上传处理结果。

技术升级与扩展

设备升级:逐步替换老旧标石,采用支持LoRa、NB-IoT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的智能监测设备。

功能扩展:根据需求增加温湿度、振动等传感器,实现对光缆环境的全面监测。

标准化接口:采用统一的数据接口协议,便于与其他运维系统(如工单系统、GIS系统)对接。

五、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

挖掘作业时需注意地下管线安全,避免误挖其他设施。

维修光缆时需佩戴绝缘手套,防止触电。

雷雨天气禁止在标石附近作业,防止雷击。

合规性

埋设标石需符合《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51158)等相关标准。

监测数据需保存至少2年,以备审计和追溯。

总结

光缆监测标石的使用需遵循“安装规范、监测精准、响应迅速、管理智能”的原则。通过科学选址、规范安装、实时监测和快速修复,可显著降低光缆故障率,保障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同时,结合智能化管理平台和AI技术,可进一步提升运维效率,实现光缆线路的智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