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年11月金华市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带题目详解.docx
文件大小:43.85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6.38千字
文档摘要

2023年11月金华市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在一次招商引资的签约现场会上,正要和外商签合同时,领导要你拿出准备好的合同,然而合同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你怎么办?

【答案】:1)保持冷静,重新再仔细找一遍,看合同是否被我夹在哪里了。(2)努力回忆我最后拿着合同的时刻,去我经过的地方如车内找一遍,如果仍找不着的话,只好把情况告诉领导,让领导尽量拖延时间,然后我以最快的速度让同事把合同从单位传过来。(3)吸取教训,以后一定要多加小心,杜绝类似失误。解题思路:答题思路是:冷静+对策+总结。一般意外状况类题考察的都是我们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很可能遇到的事情,所以要求我们积累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融入角色,身临其境,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解析】这是一道公务员面试中常见的应急应变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在突发状况下的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我反思总结能力。题干分析在招商引资签约现场会这一重要场景下,正要与外商签合同时,关键的合同却找不到,这是一个突发且可能对招商工作产生严重影响的状况。考生需要迅速做出合理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签约的不利影响。答案解析1.冷静应对:答案中首先强调要保持冷静,重新仔细寻找合同,看是否被夹在其他地方。在突发状况下,保持冷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冷静下来才能清晰思考,避免因慌乱而使情况变得更糟。这体现了考生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应具备的心理素质。2.积极寻找对策:如果在现场没有找到合同,接着回忆最后拿着合同的时刻,去经过的地方如车内寻找。若仍未找到,及时将情况告知领导,让领导尽量拖延时间,并以最快速度让同事从单位把合同传过来。这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可操作性。在寻找合同的过程中,逐步扩大寻找范围;在确实找不到的情况下,及时告知领导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签约因合同缺失而中断,展示了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3.总结反思:最后提到吸取教训,以后要多加小心,杜绝类似失误。这体现了考生具有自我反思和总结经验的意识。在处理完突发情况后,能够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有助于自身的成长和工作的顺利开展。解题思路概括整体答题思路遵循“冷静+对策+总结”的模式,全面且合理地应对了题目中的突发状况。这种思路清晰明了,既体现了考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又展示了其长远的规划和自我提升意识,符合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突发问题的要求。

2、在一次研究确定本系统劳动模范推荐人选的会议上,与会人员因意见分歧,发生激烈争执,形成僵局,而人选又必须马上确定上报。作为会议主持人,你怎么处理?

【答案】:(1)控制局面,防止矛盾激化。(2)弄清原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3)坚持原则和标准,认真评议,选出符合条件的人选,按要求上报。解题思路:答题思路是:安抚情绪+保持镇定+分情况对待+解决问题。工作中的意外状况类题目的处理,首先是要稳定事态,然后根据事情的变化采取应对措施。

【解析】题目解析这是一道应急应变类型的面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在面对会议上意见分歧导致的僵局这一突发状况时,能否有效控制局面并妥善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场景中,会议讨论出现争执是较为常见的情况,而快速确定劳动模范推荐人选并上报是当前紧急且重要的任务,这就需要会议主持人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答案解析1.控制局面,防止矛盾激化在会议出现激烈争执形成僵局时,主持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住场面。因为如果争执继续升级,不仅无法推进会议确定人选,还可能导致与会人员之间产生更深的矛盾,影响后续工作。主持人可以通过提高音量强调秩序,或者暂停讨论等方式,让现场恢复冷静,为后续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氛围。2.弄清原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恢复秩序后,主持人需要深入了解与会人员意见分歧的原因。这可能涉及对劳动模范评选标准的理解不同、对候选人的了解程度差异或者存在个人情感因素等。只有明确了分歧产生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办法。例如,如果是对评选标准理解不一致,主持人可以重新解读标准;如果是对候选人信息掌握不全面,可以进一步补充相关信息。3.坚持原则和标准,认真评议,选出符合条件的人选,按要求上报在解决意见分歧的过程中,主持人必须始终坚持既定的评选原则和标准。不能因为急于打破僵局而降低标准或者随意妥协。主持人应引导与会人员依据客观事实和标准对候选人进行认真评议,确保选出真正符合条件的劳动模范推荐人选。最后,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及时将人选上报,完成任务。整个答案遵循了“安抚情绪(控制局面)+保持镇定+分情况对待(弄清原因)+解决问题(确定人选并上报)”的答题思路,符合解决工作中意外状况类题目的一般处理逻辑。

3、一个渔夫有一根鱼竿和一筐鲜鱼,两个路人其中1个要了鲜鱼,1个要了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