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嘉义市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面试热点:直播电商背后的诚信问题
一、热点背景
直播电商太火了!4月1日,几大直播平台同时开刷。首秀的L先生在某短视频平台上3小时卖了1.1亿,“带货女王”WY在直播间卖出了某宝史上首单售价4000万的火箭……就在大众为此惊叹的时候,中国消费者协会一份并不显眼的报告却显得特别扎眼。
在3月31日中消协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中,“担心商品质量没有保障”成为消费者最大的顾虑,占比60.5%,“夸大其词”“假货太多”“鱼龙混杂”“货不对板”是消费者对商品质量方面的集中诟病。同时,有37.3%的受访消费者坦承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但仅有13.6%的人进行投诉。
二、模拟试题
近日来直播电商十分火爆。某网红在直播平台上3小时卖了1.1亿,还有单场交易4.8亿等。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中,“担心商品质量没有保障”成为消费者最大的顾虑,占比60.5%,“夸大其词”“假货太多”“鱼龙混杂”是消费者对商品质量方面的集中诟病。有37.3%的受访消费者坦承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但仅有13.6%的人进行投诉。对于直播带货中的不诚信现象你怎么看?
【答案】:1、总体评价:从本质上来说,直播带货类似于广告代言人利用自身网红效应对商品进行营销,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这属于一种比较明显的广告行为。直播中存在的不诚信问题还需我们重视予以打击。2、消极影响:(1)侵害消费者的权益。差质量、不达标商品严重威胁消费者的正常权益。(2)对于网红自身也是搬石砸脚。损害了自己的信誉使自己今后出寸步难行。(3)电商行业的阻碍。破坏整个环境的氛围和消费者的信任。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3、原因:(1)监管规则不够完善。网络直播购物发展迅速行业整体比较新。监管相对于较为落后且经验少。(2)购物形式较为隐蔽。有时候的拍卖方式在销售与推荐之间。对于取证界定难度较大。(3)消费者鉴别能力低。在选择期间缺乏相应的品质鉴别。和参照对比。更缺乏一定的冷静。(4)网红效应强。网红名人效应刺激。甚至是一些夸大等会有严重困扰。(5)维权难。对于维权途径较为单一甚至是无从下手。也会让一部分消费者放弃抵抗。4、对策:(1)营造健康有序的法治环境。及时修订《广告法》和《电商法》,加大对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的监管审核力度,提升直播带货准入门槛和准入要求,禁止未经审核备案就进行直播带货的行为,将直播带货纳入有法可依的监管范畴。(2)加大处罚力度。对于随意夸大、欺诈、误导消费者的直播带货行为,要实行“零容忍”,既要与法律挂钩进行处罚。也要对其有经济处罚、诚信黑名单,实行封号处理,并应纳入社会诚信考核体系。(3)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监管体系。市场监管部门、网络直播平台、电商行业协会、市场监督员和广大消费者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直播带货的监管中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购物氛围。
【解析】题目分析本题是一道公务员面试中的社会现象类题目,聚焦于直播带货中的不诚信现象。题干先阐述了当下直播电商的火爆情况,如网红高额的销售业绩,接着通过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报告,指出消费者对直播电商商品质量的诸多顾虑以及消费问题投诉率低的现状,要求考生谈谈对直播带货中不诚信现象的看法。答案解析#总体评价答案开篇从本质上对直播带货进行定义,指出其类似于广告代言人利用网红效应营销商品,属于明显的广告行为,为后续对不诚信现象的分析奠定了基础。明确强调直播中存在的不诚信问题需重视和打击,亮明了观点,符合对社会现象类题目的作答要求,即先表明立场。#消极影响侵害消费者权益:指出差质量、不达标商品会严重威胁消费者的正常权益,体现了不诚信现象对个体消费者的直接伤害,这是直播带货不诚信行为最直观的危害。损害网红信誉:说明不诚信行为对网红自身是“搬石砸脚”,损害其信誉,使其后续发展受阻,考虑到了直播带货生态中网红这一重要主体的利益关联。阻碍电商行业发展:强调不诚信现象破坏了行业环境氛围和消费者信任,不利于电商行业的良性发展,从行业整体层面分析了不诚信行为的负面影响。#原因分析监管规则不完善:由于网络直播购物发展迅速且行业较新,监管相对落后且经验不足,无法及时有效规范直播带货行为。购物形式隐蔽:部分直播采用的拍卖等销售形式介于销售与推荐之间,导致取证和界定难度大,增加了监管和治理不诚信现象的难度。消费者鉴别能力低:消费者在购物时缺乏品质鉴别能力、参照对比意识,且不够冷静,容易受到不诚信营销手段的影响。网红效应强:网红的名人效应和夸大宣传对消费者产生严重困扰,促使消费者在不理性的情况下进行消费,为不诚信现象提供了滋生土壤。维权难:消费者维权途径单一甚至无从下手,导致部分消费者放弃维权,这在一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