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顶管工程穿墙初始顶进方案.docx
文件大小:13.2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1.71千字
文档摘要

顶管工程穿墙初始顶进方案

1、穿墙止水

1)由于本工程在饱和土层中顶进,地下水位较高,因此在工具头穿墙时除了安装止水密封橡胶,还需要在工作井沿顶进方向前段3米以内采用压密注浆;这样通过安装止水密封橡胶、搅拌桩、压密注浆这几道工序既可以保证顶管在穿墙时不会漏水,而且可以使得工具头在刚进入土体时不至于产生“磕头”现象。

2)割除穿墙预埋钢盒,吊住工具头,顶出推进千斤顶,将环形顶铁对准工具头尾部,将工具头缓缓推进到穿墙管内,当工具头的最前部到达工作井的外侧时,停止顶进,安装好所有管线(电力电缆、信号线、油管、进出泥浆管、触变泥浆管),转动刀盘,向工作仓注入泥浆,开始顶进,进入正常顶进工序。

2、正常顶进

(1)顶进前准备所有机械设备交班检查

顶进前,机械工需要进行交接班手续,将记录的设备运转情况表交个下一个班组的机械工,并进行口头的设备运转状况交班,刚上班的机械工需要对控制台、各个泥浆泵、管道、测量系统、工具头等进行例行检查。

(2)工具头刀盘转动、开进出渣浆泵

交班和例行检查完毕后,接通电源,将工具头的刀盘转动,当设备的参数稳定后,开进出渣浆泵,开始泥浆循环。

(3)顶进、调整进出渣浆泵流量达到平衡

工具头的操作全部采用在管道外(工作井上)控制台控制,只需1个机手操作,可实现对工具头刀具的转动、纠偏控制、压力显示、实时监控(工具头安装了摄像头、控制台上安装了电视机)。顶进千斤顶,观察工作仓的土压力表,调节渣浆泵的流量达到工作仓的泥水平衡,其平衡的原理是,当进泥和吸泥泵稳定工作时,调节进泥和吸泥的泵量,使工作仓内应保持一定压力,仓内泥水压力应与地下水压力相平衡,泥水压力过大,地面隆起;泥水压力过小,地面沉陷,所以控制顶进与出泥的速度相当关键。

(4)泥水处理系统处理好砂土、装车、外运

采用泥水平衡式工具头出土,需要在工具头中注入含有一定泥量的泥浆,通过大刀盘切削工具头前方的原状土,与注入的泥水搅拌,泥水通过吸泥泵排到地表泥水处理系统处理,泥浆可以反复循环使用,处理好的泥沙用泥浆车外运。

(5)测量工具头的偏位、作好记录、纠偏

测量方法,在工作井后座位置设置测量机座,测量基座由地面引入地下,避免工作井的变形引起的误差,将激光经纬仪放置在其上调平后,使激光经纬仪发射的激光沿着顶进方向水平射出,打在工具头的测量靶位上,通过望远镜读出工具头的偏差。每隔0.5m记录一次。(辅以人工测量校对)

纠偏办法,顶进中发现管位偏差5mm左右,即应进行校正。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管节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校正方法采用工具头自身纠偏法:控制工具头的状态(向下、向上、向左、向右),这种方法纠偏方法效果较好,每次纠偏的幅度以5mm为一个单元,再顶进1m时,如果根据工具头的测斜仪及激光经纬仪测量偏位趋势没有减少时,增大纠偏力度(以5mm为一个单元),如果根据工具头的测斜仪及激光经纬仪测量偏位趋势稳定或减少时,保持该纠偏力度,继续顶进,当偏位趋势相反时,则需要将纠偏力度逐渐减少。

(6)1个行程顶完后,整体式顶进构架调节顶块

当顶完1个行程后(1m),停止顶进,调节整体式顶进构架顶块,可继续顶进下一个行程。

(7)触变泥浆系统

注浆流程:造浆静置――注浆――顶管推进(注浆)――顶管停顶――停止注浆。

顶进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压触变泥浆工作,以减少顶进的阻力,触变泥浆系统由拌浆、注浆和管道三部分组成。拌浆是把注浆材料兑水以后再搅拌成所需的浆液(造浆后应静置24小时后方可使用)。注浆是通过注浆泵进行的,根据压力表和流量表,它可以控制注浆的压力(压力控制在水深的1.1—1.2倍)和注浆量(计量桶控制)。管道分总管和支管,总管安装在管道内一侧,支管则把总管内压送过来的浆液输送到每个注浆孔上去。注浆孔布置为:工具头后3节砼管各设一道、之后每间距5m设一道补浆孔(间隔2节砼管)。

(8)顶完一节管后,拆开各管路、砼管吊装、各管路安装

顶完一节管后,拆开所有管线(电力电缆、信号线、油管、进出泥浆管、触变泥浆管),进行砼管吊装后,安装好所有管线(电力电缆、信号线、油管、进出泥浆管、触变泥浆管),继续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