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
(1)配备强有力的项目部
项目部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施工任务,通过引进先进施工设备与工艺,有效组织人力、设备、物资等资源,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质量目标。
(2)强化项目的技术、质量、检测力量
引进一流的施工工艺和检测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检测手段。精选能适应新技术、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分别担任项目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专业施工队技术、质检、检测负责人。
(3)抽调和整合施工专业队伍
根据任务规模和工程特点,按工程类别和模块化、专业化、工厂化质量的原则划分施工任务,抽调和整合专业施工队伍,在项目总承包经理部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参加本项目工程的建设。
2、制度保证
(1)建立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组织参加本工程施工的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施工规范、规则、规定和验标,要求所有参建员工了解工程特点,熟悉施工的程序和质量要求,了解并掌握易产生质量隐患的重要工序及重要环节,定期安排技术培训,并进行技术考核。特殊工种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执行持证上岗率100%的制度。
(2)建立质量“三检”制度
建立各级质量检查制度,项目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定期检查与自检、互检、交接检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3)坚持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建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凡工程在建设过程或竣工后,由于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立即用电话或传真上报相关部门。
(4)施行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制度
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主管工程师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编写作业指导书,并向参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序间的相互关系,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等。
(5)建立施工资料管理制度
设立专业资料员,及时收集、整理原始施工资料分类归档,数据记录真实可靠。
(6)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工序完成经自检、互检、质检工程师专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技术保证
(1)详细审核施工图纸,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联系,尽快处理解决。
(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计划。
(3)复测控制桩,编制详细的施工放样测量及施工监测方案。
(4)测量放样必须换手复核,对测量成果认真记录,并妥善保存。
(5)工种试验工作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并确保试验设备状态良好,所有试验设备的校验在有检校资格的单位进行。
(6)加强施工监测工作,利用监测数据分析施工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
4、经济保证
项目部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作业队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除业主的检查外,项目部还将对各施工队进行不定期检查和定期考核,实行重奖重罚,以规范各参建单位的施工行为。
5、材料、机械设备保证
(1)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认真制定各种材料、机械设备总计划和采购清单。
(2)严格各种材料、机械设备采购的质量过程控制。对供方生产(制造)的各种材料、机械设备做好检验和验证。
(3)严格材料、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认真执行和落实各种材料、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制度及办法,随时和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6、测量、试验检测保证
(1)外业前,测量技术人员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测量所用桩点以及测量要达到的目的向测量工进行交底,做到人人明白。
(2)用于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送到具有检定资格的部门检定和校准,合格后方投入使用。
(3)严格所有原材料进场前的检验控制,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隐患。各种厂供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批量或数量进行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