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1页共NUMPAGES7页
6.桥梁、涵洞
6.1设计原则
本次初步设计桥梁、涵洞设计原则主要为根据现场调查,并结合沿线各公路养护段、管养部门、水利局意见,对本项目进行初步设计。
6.1.1总体原则
1)桥梁设计满足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等要求,同时注重景观和环保。
2)方案选择及布设除考虑结构本身的合理性外,还注重与周围景观的协调。
3、桥梁服从于整体设计,其平、纵面与公路线形相融合。
4)结合本项目地形、地质特点,合理选择桥位和桥型,严格控制工程规模。
5)桥梁方案选择时,充分考虑施工场地、施工工艺及工期。
6.1.2新建桥梁主要结构类型和选择原则
1)上部结构
上部构造一般采用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省的20m、25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和30m、4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根据路线平、纵面条件,桥位处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结合施工、建筑材料来源等因素,并综合考虑施工工期,按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德胜大桥桥梁结构形式采用4-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与5-25m预应力混凝土T梁作比较。
2)下部结构
下部桥墩一般采用双柱式桥墩;桥台结合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一般选择桩柱式、重力式U形桥台及挡土式桥台等。
6.2技术标准采用情况
设计遵循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18;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15;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路桥用水性沥青防水涂料》JT/T535—2004。
荷载标准:公路-I级;
洪水频率:1/50;
桥梁宽度:0.5m(防撞护栏)+4.5m(桥面)+0.5m(防撞护栏)=5.5m。
6.3桥梁抗震设计情况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桥位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及《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的规定,本桥抗震设计按Ⅷ度设防。采取了相应的抗震措施:
(1)在桩、柱、塑性铰区及桩顶位置加密闭合箍筋。
(2)为防落梁,公路装配式箱梁墩台帽梁两侧设置抗震挡块,并按要求加宽帽梁尺寸,均满足a≥70+0.5L;梁体两侧设置橡胶缓冲装置,并在梁与梁之间、梁与墩台之间设置弹性担块缓冲设施,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冲击;同时将墩台处的防震挡块尺寸加大。
(3)加强结构抗剪设计、增强结构构造配筋。
6.4桥梁耐久性设计及措施
6.4.1结构耐久性的技术要求
1、为了便于控制混凝土中矿物掺和料的质量与数量,宜选用纯硅酸盐水泥与自选的矿物掺和料作为胶凝材料。
2、上部结构砼耐久性要求:水泥中C3A含量不宜超过8%,水泥细度(比表面积)不超过370m2/Kg,游离氧化钙不超过1.5%,氯离子含量不超过水泥质量的0.2%(钢筋混凝土)和0.06%(预应力混凝土),水泥含碱量不宜超过水泥质量的0.6%。混凝土内总含碱量不应超过3.0kg/m3,宜控制在1.8kg/m3以下。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最小用量应大于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