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劳动力保障措施
1、人员进场安排
(1)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所有管理、技术、各专业工种人员分期分批进入现场,并依实际需要随时加以调整。
(2)第一批施工人员包括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机临设施工相关专业工种接到中标通知书后1天内全部进驻现场,做好现场调查、临时设施的修建、办理各项施工手续、选择材料供应点、便道修筑等各项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3)在按计划完成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现场完全具备全面施工条件后按工程项目需要分批增加各专业技术、劳务人员进场。
(4)我公司有充足的各工种、专业施工队伍,保证了人力资源的供给。根据确定的现场管理机构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层,并从现有的施工人员中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
2、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
(1)建立项目部劳动组织的领导机构。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应遵循以下的原则:根据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确定劳动组织的领导机构名额和人选;坚持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相结合的原则;把有施工经验、有创新精神、工作效率高的人选入领导机构。
(2)建立精干的施工班组。施工队组的建立,要认真考虑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技工和普通工的比例要满足合理的劳动组织要求。按组织施工方式的要求,确定建立混合施工班组及其数量。
(3)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确定各施工阶段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及各专业班组的需用量。
(4)集结施工力量和组织劳动力进场。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签订用工合同,并合理安排好职工的工作和生活。
(5)对工人进行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遵守地方治安法规。
(6)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在大批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为职工的衣、食、住、行、医等应予全面考虑,应认真落实,以便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7)向施工班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的目的是把拟建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要求等,详尽地向施工队组和工人讲解清楚。
(8)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对劳动力的投入实行动态管理,按各作业面的情况,合理安排用工数量和工种,确保个施工点均能顺利开展,若劳动力无法满足施工实际需要,及时安排新的专业施工班组投入本工程的施工。
(9)本工程所用劳动力,以我公司职工队伍为主,以便掌握各工序施工主动权,从人力组织上保证工期,劳动力不足时,补充有专业特长、长期合作的民工队伍,不用零散劳力,不分包工程。
3、特殊时期劳动力保证措施
制定农忙季节及节假日劳动力保障措施,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保障特殊季节及节假日劳动力稳定且满足需要,具体措施如下:
实现全面经济承包责任制,遵循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使劳动者深刻意识到缺勤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对工程施工可能造成的影响,充分发扬劳动者的主人翁责任感,减少特殊季节及节假日劳动力缺失。
建立劳动者之家,搞好业余文化生活,活跃业余生活气氛,缓解劳动者工作压力,稳定劳动者情绪,减少特殊季节及节假日劳动力缺失。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稳定劳动者思想,减少特殊季节及节假日劳动力的缺失。
建立员工家属区,配备住房、小灶具、小浴室,鼓励员工家属反探亲并给予适当补助,减少节假日员工的探亲人数,以减少节假日期间的劳动力缺失;对农忙季节和节假日不能回家的员工,除向其家人发慰问信外,给予适当补助,以人性化的管理,减少劳动力的缺失。
做好特殊季节及节假日劳动力意向及动态的摸底工作,提前做好补充预案,保证施工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