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断面设计技术规范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2
断面设计参数
01
设计基础概述
03
支护方案制定
04
施工图绘制要求
05
安全验算流程
06
成果交付标准
01
PART
设计基础概述
巷道功能分类标准
运输巷道
排水巷道
通风巷道
辅助巷道
主要用于煤炭、矿石、废石、矸石及人员、材料、设备的运输。
主要用于矿井通风,确保井下空气质量。
主要用于排除井下水,保持巷道干燥。
包括维修巷道、安全出口、联络巷等,为巷道系统提供辅助功能。
断面形状选择依据
便于施工、支护和通风,但顶板易冒落。
矩形断面
适用于围岩较稳定的巷道,可减少顶板压力。
梯形断面
抗压能力强,适用于围岩松软或破碎的巷道。
拱形断面
受力均匀,但施工难度大,常用于特殊场合。
圆形断面
围岩特性影响分析
岩石硬度
硬度高的岩石难以掘进,需采用更强大的掘进设备和支护手段。
岩石稳定性
稳定性差的岩石容易冒落和片帮,需加强支护。
岩石裂隙发育程度
裂隙发育的岩石易于破碎和冒落,需采取措施防止岩块掉落。
围岩节理和层理
节理和层理发育的围岩易于沿弱面滑移,需加强支护和监控。
02
PART
断面设计参数
净断面尺寸计算原则
巷道用途和功能
支护材料强度
地质条件
通风阻力
根据巷道用途和功能确定净断面尺寸,包括通风、行人、运输、设备安装等需求。
考虑巷道支护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巷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坍塌或变形。
根据巷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如岩性、断层、矿压等因素,合理确定净断面尺寸。
巷道净断面尺寸要满足通风要求,减少通风阻力,保证通风效果。
支护结构预留余量
支护材料厚度
根据支护材料的类型和强度,预留足够的支护结构厚度,确保巷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变形余量
偏差余量
针对巷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形,预留一定的变形余量,以保证巷道断面尺寸的稳定性和使用要求。
考虑到施工偏差和测量误差等因素,预留一定的偏差余量,以避免支护结构出现偏差或失误。
1
2
3
运输设备空间匹配
运输设备类型
安全间隙
人行通道
根据巷道运输设备的类型和尺寸,确定巷道断面尺寸,保证运输设备能够顺利通行。
在巷道中设置人行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安全通行,同时不影响运输设备的正常运行。
根据运输设备和行人的安全需求,设置合理的安全间隙,避免设备与巷道壁或其他设备发生碰撞或摩擦。
03
PART
支护方案制定
锚杆排布密度规范
锚杆的间距
根据巷道断面尺寸和岩性情况,合理确定锚杆的间距,一般不得大于锚杆长度的2倍。
01
排布方式
锚杆应按照矩形或梅花形排列,确保锚杆之间的间距均匀,达到整体支护效果。
02
锚杆角度
锚杆与巷道壁应保持一定的夹角,通常为15°~30°,以提高锚杆的承载能力。
03
喷射混凝土厚度标准
喷射混凝土的最小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通常不小于50mm,以保证支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小喷射厚度
厚度均匀性
喷射层数
喷射混凝土应均匀覆盖在巷道表面,避免出现局部过厚或过薄的情况。
根据需要,喷射混凝土可以分多层喷射,但每层喷射厚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钢架支护选型依据
钢架的选型应与巷道断面形状相匹配,确保钢架能够紧密贴合巷道壁,提供有效的支护。
巷道断面形状
根据巷道的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钢架类型,如拱形钢架、梯形钢架等,以满足支护需求。
受力特点
钢架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通常采用工字钢、槽钢等钢材制成。
钢架材料
04
PART
施工图绘制要求
三视图投影规范
侧面图
用于展示巷道断面的侧面形状、坡度、高度等信息,以及与其他结构或设备的连接情况。
03
应显示巷道断面在垂直方向上的形状和尺寸,以及与其他巷道或设备的上下关系。
02
俯视图
正视图
必须准确地表示出巷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和布局,以及与其他建筑元素的相对位置关系。
01
尺寸标注基准体系
基本尺寸
包括巷道的宽度、高度、半径等基本参数,必须准确无误。
01
局部尺寸
针对巷道中的特定部分或细节进行标注,如墙角、开口、凹槽等,应清晰明了。
02
关联尺寸
标注巷道与其他建筑元素之间的距离或相对位置,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03
材料符号标注规则
对于常用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材、木材等,应采用标准符号进行标注。
常用材料符号
特殊材料符号
材料规格标注
对于不常见的材料或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应使用特定符号或加以说明,以避免误解。
除了符号外,还需标注材料的规格、型号、厚度等信息,为施工和材料采购提供准确依据。
05
PART
安全验算流程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巷道断面结构承载力验算
根据巷道断面的几何形状、支护方式和材料参数等,计算其承载能力,确保巷道在极限状态下不会破坏或失稳。
支护材料强度验算
安全系数评估
检查支护材料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