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环境保护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32 K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8.6千字
文档摘要

环境保护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

A.二氧化碳(CO?)

B.氧气(O?)

C.甲烷(CH?)

D.一氧化二氮(N?O)

答案:B。解析: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而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气体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红外线,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属于温室气体。

2.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6月5日

B.5月6日

C.6月6日

D.5月4日

答案:A。解析: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并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3.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

A.盐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氟烃

答案:C。解析: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与水汽结合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进而形成酸雨。盐酸不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氯氟烃主要破坏臭氧层。

4.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水污染?()

A.把垃圾倒入河流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D.在河边大量使用农药

答案:C。解析: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可以有效控制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把垃圾倒入河流会直接造成水体污染;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破坏水生态平衡;在河边大量使用农药,农药会随雨水等流入河流,造成水污染。

5.以下哪种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A.月季

B.夹竹桃

C.水仙

D.兰花

答案:B。解析:夹竹桃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和净化这些有害气体。月季、水仙和兰花对有害气体的抗性相对较弱。

6.噪声对人体哪个系统有害()。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心血管系统

D.泌尿系统

答案:C。解析: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噪声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也可能有一定影响,但相对而言,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更为明显。

7.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答案:D。解析: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只要太阳存在,就可以持续获取。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化石能源,储量有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8.为保护蓝天,我们在出门时,应该()。

A.尽量选择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

B.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尽量选择乘坐私家车

D.随意选择交通工具

答案:B。解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同时搭载较多乘客,相比私家车,能减少车辆的使用数量,从而降低尾气排放,对保护蓝天更有利。乘坐私家车会增加尾气排放,不利于环境保护;而只考虑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可能会更多地选择私家车等,不利于环保。

9.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节约水资源?()

A.用淘米水浇花

B.随手关闭水龙头

C.洗澡时长时间开着水龙头

D.使用节水器具

答案:C。解析:洗澡时长时间开着水龙头会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用淘米水浇花可以实现水资源的二次利用;随手关闭水龙头能避免水的滴漏浪费;使用节水器具可以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减少水的消耗。

10.以下哪种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A.猕猴

B.穿山甲

C.大熊猫

D.野猪

答案:C。解析: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曾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提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本题强调的是典型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更为符合;野猪是“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11.以下哪种物质会破坏臭氧层?()

A.氧气

B.氮气

C.氟利昂

D.氢气

答案:C。解析:氟利昂等氯氟烃类物质会释放出氯原子,氯原子会与臭氧发生反应,破坏臭氧层。氧气、氮气和氢气都不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

12.以下哪种垃圾属于可回收物?()

A.过期药品

B.废旧报纸

C.剩菜剩饭

D.用过的餐巾纸

答案:B。解析:废旧报纸可以通过回收再加工,重新制成纸张等产品,属于可回收物。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用过的餐巾纸由于其水溶性强,难以回收利用,属于其他垃圾。

13.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A.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B.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