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
鸿路钢构焊接机器人效益几何? 5
投资建议 8
风险提示 9
图表目录
图表1:钢结构制造业务流程 5
图表2:鸿路钢构历年研发费用及研发费用率 6
图表3:部分焊接方式图示 6
图表4:焊接机器人对鸿路钢构钢结构生产的降本效益测算 7
图表5:焊接机器人对鸿路钢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益测算 8
图表6:鸿路钢构单季扣非吨净利(元/吨) 8
图表7:鸿路钢构2018年以来PE(ttm)走势 9
鸿路钢构焊接机器人效益几何?
行业转型升级需求日益迫切,智能化改造直击产业痛点。钢结构加工具有非标性、流程多、依赖人工的特点,导致管理难度大且生产存在不稳定性。以钢结构加工的关键工序
焊接为例:焊接工序多靠焊工使用手持焊机进行焊接,由于人工焊接技术要求高、技工培训周期长、焊接工作环境恶劣,导致用工成本高、资源紧缺,且不同焊工水平层次不齐,产品质量较难把控。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到要
“发展智能建造”;同时根据柏楚电子公众号,预测2035年我国钢结构建筑应用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钢结构制造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要超过50%,全行业全员人均劳动生产率平均要超过100吨/年。在行业发展诉求与政策推动下,钢结构行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需求足、空间广。
图表1:钢结构制造业务流程
公司公告,51文档,
公司近年来持续研发和铺设焊接机器人,目前已初具规模。公司2023年以来开始显著加大焊接机器人的研发和铺设,2023/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97%/3.44%,同比提
升0.65/0.46pct。小批量、非标件的焊接需要机器人搭载具备识别和自主规划焊接路径的焊接系统,突破难点在于焊接模型和3D视觉。焊接模型以CAD、CAM、NC等工业软件以算法为核心并需要大量数据积累,技术壁垒较高。3D视觉以识别算法为核心,但国内3D工业视觉市场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产业链尚不成熟,算法迭代仍需大量数据反哺。相比于软件研发公司,鸿路钢构在多年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数据,同时在研发过程中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践应用不断测试优化,2023年以来,公司自主研发了“弧焊机器人控制系统”,并已应用于公司集成的轻巧焊接机器人和地轨式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后续有望在更加复杂的焊接工序的软件研发方面持续突破。截至2024年底,公司十大
生产基地已规模化投入使用近2000台轻巧焊接机器人和地轨式机器人焊接工作站,且开始对外销售。今年在国家设备更新改造补贴政策下,预计公司将继续大规模铺设焊接机器人。
图表2:鸿路钢构历年研发费用及研发费用率
研发费用(亿元) 研发费用率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4.00%
3.44%2.82%
3.44%
2.82%
2.86%
2.99%
2.97%
2.33%
7.00
7.40
3.04
3.84
4.62
5.83
3.00%
2.50%
2.00%
1.50%
1.00%
1.00 0.50%
0.00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0.00%
,
焊接机器人需陆续突破四道门槛,当前公司已突破第二道。钢结构焊接过程中占据主要工作量的焊接类别从简到难包括:1)一道焊缝(角焊缝):适用于薄板(4mm以下的钢板)之间的焊接,角焊缝一般不开坡口,一般使用气保焊的方式进行焊接。2)多层多道
焊(坡口焊):是指在焊接厚度较大或较厚的焊缝时,将焊缝分为多个层次,每一层又分为多道焊接,按照特定的顺序逐层逐道焊接,最终完成整个焊缝,焊接时一般使用埋弧焊的方式。3)坡口焊经探伤全熔透一级焊缝:是更高质量要求的坡口焊,需焊透,且经探伤符合一级焊缝要求。4)多姿态焊接:包括横焊、仰焊等姿态焊接。公司2025年3月已申请“一种钢结构埋弧焊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的专利,同时根据鸿路智造微信视频号,2025年4月鸿路埋弧焊机器人已广泛应用十大基地,考虑到埋弧焊技术主要用于多层多道焊,因此可判断目前公司焊接机器人技术和应用已基本突破第二道门槛。
图表3:部分焊接方式图示
源创力无损检测网,制冷通网,麦格米特官网,
焊接机器人对于鸿路钢构的效益包括四个方面:1)提质:焊工技能水平不一,且难以高强度长时间作业,而焊接机器人焊接质量稳定,可提升产品品质;2)降本:1个操作工可操作3台焊接机器人,完成3个熟练焊工日常作业量,可显著降低人工成本,并解决
当前优质焊工短缺的问题;3)增产:焊接环境相对恶劣,焊工一般每日工作8小时,而机器人可以不间断作业,突破产线设计产能;4)外售: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已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