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课程标准】
1、知道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了解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2、知道春秋争霸、战国七雄,以及商鞅变法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知道老子、孔子的
思想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理解这些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泉。
3、了解甲骨文、青铜器,以及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成就,感受这-时期中
华文明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第9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知识点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2)建立者:禹
(3)都城:阳城
(4)制度建设与生产发展: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较大发展。
2、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1)传承变化:禹最初想传位给伯益,死后儿子启取代伯益继承王位。
(2)制度更替: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家天下】。
3、夏朝的国家形态
(1)国家机构: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2)统治区域:中心区域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3)考古证据: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手工业作坊、生活区、墓葬群,出
土精美礼器反映文明水平)。
4、夏朝的衰落
(1)衰落时间:统治后期。
(2)衰落原因:各种矛盾激化,末代君主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民怨沸腾,统治陷入危
机。
(3)夏朝历时:约400多年.
知识点二、商朝的统治
1、商朝的建立
(1)建立背景:夏朝后期商人逐渐强大。
(2)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3)建立者:商王汤(4)都城初建:亳
2、商朝的发展与迁都
(1)走向强盛:任用贤才,发展农、工、商业。
(2)多次迁都原因: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
(3)盘庚迁殷:迁到殷后保持相对稳定,控制范围拓展。
3、商朝的统治措施:巩固统治手段: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控制。
4、商朝的衰落
(1)衰落时间:商朝后期
(2)衰落原因:社会矛盾尖锐、奴隶主贵族腐朽、末代商王纣的行为(军事连年征伐耗费国
力、经济横征暴敛、政治严刑峻法)
5、商朝的奴隶制
(1)奴隶的劳动领域:农田、手工作坊、贵族家中
(2)奴隶的悲惨生活:没有人身自由,可被随意转让、买卖、屠杀,作祭品或殉葬
(3)殉葬:河南安阳殷墟商王大墓殉葬者众多,有的与狗、马同葬,地位同牲畜
知识点三、西周的兴衰
1、西周建立前的周人发展
(1)区域: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
(2)发展方式:以农业立国,拓展疆土,发展迅速成为强大政治势力挑战商朝。
2、西周的建立
(1)周文王准备:在吕尚等人辅佐下做灭商准备。
(2)周武王灭商:公元前1046年牧野决战获胜,灭商建周,定都镐京。
(3)周公旦营建洛邑:加强对东部地区控制。
3、西周的衰落与灭亡
(1)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发“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2)周幽王时:朝政腐败,内外矛盾激化。
(3)公元前771年:大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
第10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知识点一、王室衰微
1、东周的开始与春秋时期
(1)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为春秋时期。
(2)社会状态:社会动荡变化,西周制度遭破坏,“礼崩乐坏”。
2、政治制度的变化
(1)地方管理变化:诸侯国为加强地方控制,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直接管理,职位不再世
袭,分封制逐步瓦解。
3、周王室的衰微
(1)管辖区域:东迁后仅在洛邑一带。
(2)地位变化:名义上是“共主”,但权威削弱,失去对诸侯控制。诸侯不再定期朝觐和缴
纳贡赋,周王室财政困难,周王室地位下降,大国诸侯操控政治,周天子失去实际统治权,
春秋政治呈现新面貌。
知识点二、诸侯争霸
1、春秋时期诸侯概况
(1)诸侯国数量:林立,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
(2)诸侯活动:为追逐利益,常进行结盟和军事征伐。
2、诸侯争霸过程
(1)称霸旗号:一些强大诸侯打出“尊王攘夷”旗号。
(2)霸主代表: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召集诸侯大会充当盟主。
(3)争霸后期:春秋末期,东南的吴国和越国崛起并北上争霸。
3、诸侯争霸的影响
(1)政治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