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知识清单.pdf
文件大小:100.49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1.17千字
文档摘要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知识点一、王室衰微
1、东周的开始与春秋时期
(1)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为春秋时期。
(2)社会状态:社会动荡变化,西周制度遭破坏,“礼崩乐坏”。
2、政治制度的变化
(1)地方管理变化:诸侯国为加强地方控制,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直接管理,职位不再世
袭,分封制逐步瓦解。
3、周王室的衰微
(1)管辖区域:东迁后仅在洛邑一带。
(2)地位变化:名义上是“共主”,但权威削弱,失去对诸侯控制。诸侯不再定期朝觐和缴
纳贡赋,周王室财政困难,周王室地位下降,大国诸侯操控政治,周天子失去实际统治权,
春秋政治呈现新面貌。
知识点二、诸侯争霸
1、春秋时期诸侯概况
(1)诸侯国数量:林立,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
(2)诸侯活动:为追逐利益,常进行结盟和军事征伐。
2、诸侯争霸过程
(1)称霸旗号:一些强大诸侯打出“尊王攘夷”旗号。
(2)霸主代表: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召集诸侯大会充当盟主。
(3)争霸后期:春秋末期,东南的吴国和越国崛起并北上争霸。
3、诸侯争霸的影响
(1)政治格局: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疆域扩展。
(2)民族关系:是民族关系发展重要阶段,中原“诸夏”与周边民族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
造契机,在往来联系中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知识点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方面发展表现意义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农业深耕细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
农业
作、山林开发、耕地扩大,粮食产量增长,人口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
增多志
规模扩大,分工更细致,铸铜业、冶铁业、纺织
手工业-
业、煮盐业、漆器制作等均有发展
产品增加使商业活动活跃,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
商业-
和保护经济活动,金属货币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