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点一、天文、历法和医学
1、天文
(1)起源:原始社会末期,先民为农业生产观察记录天文现象,总结规律。
(2)商朝天文记录:甲骨文有日食、月食记载。
(3)其他时期记录:
《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日食,是我国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哈雷彗星(研究认为)扫过北斗。
2、历法
(1)夏朝:可能有历法。
(2)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12个月,大小月区分,闰年增月,有干支纪日。
(3)战国: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4、医学
1、起源与发展:
(1)传说神农尝百草认识治病药物。
(2)夏商周时期掌握一定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社会发展经验积累,对疾病认识增多。
(3)名医扁鹊:战国时期名医,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病,发明切脉诊法,望、闻、问、切四诊法被中医沿用。
(4)《黄帝内经》:战国问世,总结医学经验,介绍人体内脏、血脉循行、针灸、按摩等,是重要中医理论著作。
知识点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
(1)产生方式:商朝人用龟甲和兽骨占卜,把占卜情况刻在甲骨上形成。
(2)出土情况: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出土大量商周甲骨,商朝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4400个以上,已识别1500个以上。
(3)记载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意义:具备汉字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年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成熟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青铜器
(1)铸造情况:商周时期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工艺高超,能准确掌握铜锡铅比例。
(2)特点:数量增多,种类丰富,用于祭祀、军事等,是身份地位和国家权力象征。
3、金文:
(1)出现时间:商朝中晚期。
(2)命名原因:古人称铜为金,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3)西周时期变化:文字数量明显增加,内容涉及祭祀典礼、军事行动、法律诉讼等。
(4)三星堆青铜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有金杖、青铜树、面具、人像等,造型奇特,展现古蜀文明,还出土中原王朝的玉礼器和青铜器,表明与中原王朝有密切关系。
知识点三、《诗经》和“楚辞”
1、《诗经》
(1)产生时期:西周和春秋时期。
(2)形成过程:社会各阶层人士在不同场合创作并传唱的诗歌被收集整理而成。
(3)诗歌数量和分类: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内容特点:
①关注现实。
②反映民俗民情、歌颂美好爱情、赞扬劳动者勤劳勇敢、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等。
③保存丰富先秦史料。
2、“楚辞”
①产生时期和地点:战国时期,楚国。
②创作者及特点:屈原等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情感浓郁,想象丰富,创出新体诗歌。
③代表作:《离骚》,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是抒情长诗。
3、两者的意义: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