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三年级上册《冷与热》单元1.知冷知热教学设计
单元《冷与热》课题1.知冷知热课时1
核心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概念
学习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3~4年级
内容②描述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知道摄氏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常用温度标准单位。
及要
求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教学
知道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
目标知道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
知道摄氏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常用温度标准单位。
科学思维
1.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
2.运用描述的方法,发现物体能量的变化。
探究实践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用手能感知冷与热,但不能准确描述物体的冷与热。
2.通过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知道用仪器测量能准确描述物体的冷与热。
态度责任
1.主动参与探究,积极分享成果。
2.能够细致地观察,收集信息。
3.认真思考,理性分析。
教学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重点知道用仪器测量能准确描述物体的冷与热。
教学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难点测量物体的温度;温度计的读写。
教学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准备学生:温度计,温度计认读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
环节
上课教师自我介绍:
仪式同学们好!
……
1.观察体验导入[材料准备:PPT]
一
演示:出示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先将两手的
、聚焦
食指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5秒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
问题:
提问:手指感觉比较,究竟那杯水是热的呢?
究竟那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杯水是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温度)
热的
小结: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判断物体的冷与热,我们可以
呢?
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手直接感知比较不同水温,
(预设
有时会存在误差,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准确测量温度的仪器—
5分
—温度计。
钟)
二、探1.认识温度计。[材料准备:温度计,温度计认读模型,
索:固PPT]
体、液提问1:观察温度计,你发现什么?
体和气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体改变全班交流、分析。(板书:刻度)
质量。提问2:如何认读呢?
(预设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25分全班交流、分析。(板书:0刻度摄氏度℃)
钟)小结: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创立了“摄氏温
标”,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的温度为0摄氏度
(℃),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练习:读作;写作
2.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材料准备:冷、热水,PPT]
提问1:用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