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作文——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导学案)——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docx
文件大小:22.9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3.99千字
文档摘要

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学生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单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步骤与核心方法。

2.学会准确分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挖掘材料蕴含的深层寓意。

3.能够根据材料特点,选择恰当的角度进行立意,避免偏离题意。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抓关键语句、分析因果关系、提炼材料主旨等审题立意方法。

难点:透过材料表面内容,精准把握材料的本质意义,形成深刻且符合题意的立意。

三、学习过程

(一)导: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高考作文中,单则材料作文是常见的命题形式。它仅提供一则材料,看似简洁,实则暗藏玄机。这则材料可能是一段故事、一句名言、一则新闻事件等,其中蕴含的主旨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准确的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立意偏差,文章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寻单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奥秘。

(二)梳:知识梳理

1.单则材料作文的类型

叙事类材料:以讲述故事为主要内容,包含人物、事件、情节等要素,如寓言故事、生活实例等。

议论类材料:直接呈现观点或议论性语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抒情类材料:通过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抒发作者的情感,传递某种思想。

名言警句类材料:引用名人名言、经典诗句等,要求我们理解其内涵并立意。

2.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抓关键语句法:材料中往往有关键的词语或句子,它们或点明材料中心,或暗示材料主旨。如议论性的总结句、抒情性的议论句、人物的关键对话等。

因果分析法:分析材料中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从导致结果的原因中探寻材料的立意方向。有因必有果,结果反映本质。

提炼主旨法:对于叙事类材料,要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材料的主旨;对于其他类型材料,需总结核心观点,明确材料想要表达的主题。

多角度分析法:从材料中的不同人物、不同事件发展阶段等角度出发,思考材料蕴含的不同意义,选择最佳立意角度。

(三)练: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审题立意。

有一个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能沉到水底的树木。他想这肯定是一种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而隔壁摊位上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他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找出关键语句:

分析因果关系:

提炼主旨:

立意:

2.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审题立意。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关键语句:

分析角度:

立意:

(四)补:方法技巧补充

1.关注材料情感倾向:注意材料中流露出的情感态度,是褒扬还是批判,以此确定立意的方向。

2.避免断章取义:审题时要全面理解材料内容,不能只关注局部信息,忽视整体内涵。

3.联系现实生活:将材料内容与社会现象、个人经历相结合,使立意更具现实意义。

(五)迁:迁移运用

1.阅读下面材料,分析立意。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立意:

2.阅读材料并立意。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一篇散文中写道:“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我在,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更是一种生命的价值。

立意:

(六)升: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单则材料作文的类型,掌握了抓关键语句、因果分析、提炼主旨等审题立意方法,还补充了关注情感倾向、联系现实等技巧。在今后的作文练习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认真审题,准确立意,为写出优秀的作文打好基础。大家课后可以多找不同类型的单则材料进行审题立意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版

一、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单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步骤与核心方法。

2.帮助学生学会准确分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挖掘材料蕴含的深层寓意。

3.指导学生根据材料特点,选择恰当的角度进行立意,避免偏离题意。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抓关键语句、分析因果关系、提炼材料主旨等审题立意方法。

难点:透过材料表面内容,精准把握材料的本质意义,形成深刻且符合题意的立意。

三、学习过程

(一)导: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高考作文中,单则材料作文是常见的命题形式。它仅提供一则材料,看似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