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年春节风俗作文400字.pdf
文件大小:180.3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4.91千字
文档摘要

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

一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年描写春节风俗作文400

字,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2023年春节风俗作文400字篇1

春节传说之一: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

《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

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

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魂必赶

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

果鬼魂在夜间干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

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

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

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叫做“桃

符”。

到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

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

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

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

人认为,相貌出奇的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

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

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

于上门来的鬼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

成对。

结尾:唐朝以后,除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

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

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其后,唐

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2023年春节风俗作文400字篇2

岁月匆匆,时间过得非常的快,在炮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最盛大的节日——春节。

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家家喜气洋洋的,每个人都在忙碌着。

每到春节我就会美美的睡上一觉,最后一个起床,可是今天我却不是最后一个起来

的。我早早的起了床,人们把自己手中的鞭炮燃放,声音很大,四处飞溅,仿佛要

把每个祝福传递给所有人,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我当非常喜欢看烟花绽放

的那一瞬间,看着烟花一冲而上,直入空中,划过闪亮的轨迹。然后,绽开,绽

开,越来越大,绽放出莲花的花瓣,像无数颗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天空还绽放着其

他花朵,有的像一颗颗流星,有的如菊花,各种各样,让我目不暇接。它打破了黑

暗中的宁静,将自己最美的地方展现给所有人,变得光彩夺目。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后坐在了电视机旁,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晚会布

置得非常漂亮,几位主持人穿的喜气洋洋,让我感觉到了年的味道。

大家也为了春节晚会做了许多的努力,各各表演的都很精彩,尤其是刘谦表演的魔

术,非常令人不可思议,完全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让人充满了疑惑,观众们也连

连拍手叫好。但是最让人期待的就是那赵本山演的小品,幽默而搞笑。在里面赵本

山为了不借给邻居钱,而让小偷偷他家的东西,把小偷都逼“疯”了。小偷竟说赵

本山家地下是个古墓,听了就叫人毛骨悚然。最后才知道这个俗称自己是盗的小偷

其实是来自于精神病院,小沈阳和赵本山另一个徒弟也出来了。这个节目内容非常

精彩,我都不知道怎么说,我开心极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晚会结束了,人们一定念念不舍。在新的一年中,我会取得新的

成绩。在此,祝大家春节快快乐乐的!

2023年春节风俗作文400字篇3

“爆竹声声除旧岁,梅花点点报新春,”春节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热

闹的一个节日,逛庙会、舞狮子、踩高跷等活动相传至今。

二十八上午我和爸爸就开始贴对联了,我们今年选得对联是:“美生活和和顺顺,

幸福家平平安安。”横批是:“富贵平安。”接着,我们把家里的东西整理了一

下,有的东西脏了,我们要把它清理干净,寓意是把在上一年不好的、不吉利的东

西清除掉。

大年三十上午,我们准备把年货都要买完,因为在晚上商店是不会开门的。我们进

入超市里,哇!人好多呀!里面到场充满张灯结彩,超市里的东西应有尽有,有饺

子、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