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目录;;(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让学生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02实验器材;;03知识准备;03知识准备;;(1)提出问题
当你站在平面镜前,就会看到平面镜里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你”,这就是你的像。当你走近平面镜,它也向你走来;当你远离平面镜,它也随之远去;当你举起右手,它却举起了左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2)猜想与假设
你的猜想是: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②平面镜所成的像__________(填“比物体大”“比物体小”或“与物体等大”)。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比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大”“比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小”或“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04进行实验;04进行实验;(5)实验步骤
①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中间画出一条直线,在所画的直线上边竖立一块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②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面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③再拿一支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跟
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④用笔在纸上记录两支蜡烛的位置(小圆点)。
⑤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第③④步骤,多做几次。
⑥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⑦将玻璃板后面未点燃的蜡烛移走,再把光屏放在该位置上并正对玻璃板,观察是否能在光屏上接收到前面点燃蜡烛的像.;(6)收集证据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04进行实验;②用量角器测量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
③移去镜后的蜡烛,在此位置放一张白卡片,发现白卡片上没有像,表明该像是虚像。;;;(1)小明实验时,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后面的蜡烛,都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小红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两个像,原因可能是什么?;;(1)选用??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发现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______像;
(4)为了让右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