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答案
一、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①石器时代以石器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也是文字消灭以前的时代,属于原始社会进展史上的原始社会阶段;②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300万年至1万年前)和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至公元前21世纪);③旧石器时代是使用打制石器的时期,而石器时代是以磨制石器的使用为主要标志的时期;④旧石器时代在我国早期的文化遗址有,山西芮城西候度遗址〔距今180万年〕、陕西蓝田原人遗址〔距今80至65万年〕、北京猿人遗址〔距今57.8万年〕;中期的文化遗址有山西襄汾的丁村人、阳高的许家窑人、及陕西大荔的大荔人,都距今约20万年。石器时代在我国早期的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其中黄河流域比较重要的早期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及大地湾下层文化;中期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晚期有马家窑文化和龙山文化。长江流域早期的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中期有大溪文化,晚期有良渚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长江以北比较重要的是红山文化。⑤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造型主要分为尖状器、斧形器、刀形器和球状器;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特点是:首先,早期使用的砾石稍多,由于在砾石上打出棱角比在自然岩石上打出圆润适手的局部要容易得多。随着加工能呢耕犁的提高,人们很快留意水晶石和玛瑙。其次,打制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石核石器次之,石核石器主要见于石球最早觉察于蓝田人遗址。第三,以石锤的直接打制兼以单向加工为主,其中丁村人的大三棱尖状器是中国北方石器的特有品种。石器时代的主要加工制作艺术产品的类型有:石器、玉器、彩陶、黑陶、拟形陶器、原始雕塑、岩画、建筑。
原始饰品
①最早的原始饰品出土于陕西朔县的峙崳人穿孔石墨饰品,距今约28940年,气候的灵武水洞沟、安阳小南海、阳原虎头粱遗址都有出土;②数量最多的是山顶洞人遗址,有百余件之多,并且承受双向穿孔法;③装饰品的材料除了石材,还有贝克、鸵鸟蛋壳、兽牙和兽骨等。
玉器
①在石器制造的根底上产生了玉石雕刻工艺。②玉器依其功能和造型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礼玉,如琮、璧、圭等,表现为法规、稳定、对称的造型;另一种是饰玉,主要为动物,如鸟兽等造型。③石器实地晚期至夏时玉文化的形成期,主要有大汶口文化〔山东泰安,公元前4300年-钱2500年〕、红山文化〔内蒙古东部、辽宁东部、南部,河北北部公元前3000年〕、良渚文化〔浙江北部、上海和太湖流域,公元前2025年〕。④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的玉龙是红山文化的出色作品,也是迄今为止消灭最早的玉龙形象。⑤从唯玉为葬的情形来看,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祭器、瑞器制毒渐渐形成。
彩陶
①陶器是人类第一个改造原材料性质的产品,不仅为后来青铜器的制造奠定了根底,而且也为雕塑的艺术品预备了条件。②陶器是在打制光滑的陶坯上用自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展描绘,经过入窑在摄氏1000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后,于橙红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的一种陶器。③彩陶陶质细腻,外表有光泽,彩绘不会脱落。④彩陶文化主要分布于在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3000左右,陕西、山西河南〕、马家窑文化〔公元前4000年左右,甘肃、青海地区〕。⑤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出土于仰韶文化姜寨的“彩绘五鱼纹盆”、西安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河南临汝阎村的“鹮鱼石斧彩陶缸”,以及马家窑文化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纹盆”。
原始建筑
①我国的原始建筑一开头就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北方先后流行穴居、半穴居和地面建筑南方由于气候潮湿,流行离地较高的干栏式建筑。②从建筑的形制来看,仰韶文化的村落都有
中心广场和供氏族集会的大房子,村落外围有壕沟;辽宁牛河梁海还觉察有石块对其的方坛和圆坛,在布局上都有一条中轴线和对称的附属建筑物。③单体建筑的技术大有提高,龙山文化遗址已经开头用白灰涂抹墙面;从河姆渡的状况来看,当时已经有了完善的榫卯构造。二、填空
1、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时间最长的进展阶段,约从二三百万年前到一万年前。
2。中国外乡已经觉察的最早的人类遗迹为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距今已有180万年。
3、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开头了我国的石器时代,除了生产工具的转变以外,更重要
的变化是这时已经由单纯依靠狩猎和采集作为生活资料的单一经济进展为农耕和畜牧生产相结合的二元经济。
4、石器时代中晚期,拟形器的进展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时的代表应当是陕西华县出土的鹰尊。
5、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凿刻出一些带人面的植物纹样,将农作物拟人化,说明当时人们已经以农耕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6、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利用自然砾石〔鹅卵石〕稍加打制而成为生产工具。
7、最早的装饰品是出土于山西朔县的峙峪人的穿孔石墨饰品,距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