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醉翁亭记的心得体会1000字.docx
文件大小:27.01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9.09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

PAGE1

醉翁亭记的心得体会1000字

醉翁亭记的心得体会1000字篇1

至今阅古文已有百余篇,最喜爱的还是《醉翁亭记》。

这篇初二所学的古文,是值得反复看的,记得它与《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在一个单元里,上到这儿时,老师说:“这三篇中,《小石潭记》是最浅的,由于仅仅是以愁而写愁,《醉翁亭记》其次,由于他写出了与民同乐,而《岳阳楼记》为最高,他不仅写景,更抒发了自己心系天下的报负。”我当时点头称是。

但实则我并不同意,《小石潭记》主题虽然不高,但此文的写景是三篇中最细腻的,而《岳阳楼记》虽然主题高深,但“心系天下”,这东西实在是虚的很,而又是最无用的,设想:一个人心系了天下,别人照旧处在混沌中,一个人的呐喊必定是羸弱的社会精神所不能接受的,一个人的号召会招来更多的祸害。看来,那倒不如像欧阳修那样,心系永州,与民同乐,自己也落个痛快。

我们不妨看一看《醉翁亭记》的行文支配:按语文考纲的要求——第一段是写醉翁亭的地理位置与名字由来,其次段写景致变化,第三段为永州人民的欢乐登山之景,第四段点名身份和抒发淡淡愁绪。我看实则不然。这篇散文是用一种喝醉了的笔调写的——二十一个“也”,一句三叹,全文以一种超脱的基调所绽开,那欧阳修好像凌于万人之上,成仙了。致使全文“仙气”很重。首节单“林壑尤美”四个字表层里层都有无比的超脱之感,而“渐闻”、“泻出”、“峰回路转”等词语可谓无一词可换,可见其用词之极致。“醉翁之意不在酒”以成千古名句,“得之心而寓之酒”——呵,多美妙!

其次段大用对偶,这古文中的常见手法在欧阳修的手下又活敏捷现了:他把对偶与对比相结合,使得其次节五光十色,明暗多端,香气扑面,乐亦无穷,仙气纵横。

第三段与民同乐便很有讲究了。永州人放下工作,前来跟随太守游玩。可见欧阳修在当地的声望还是很好的,号召力不错,更显出他统治方针的正确和当地民风的朴实。当地人和太守不分彼此地位的差异,共饮而乐,更见得其当官当到了极致——与民同乐。我以为便是如此,这一段有一些为自己歌功了。

而我最爱的第四段,从醉眼中看到的景象果真不同——声形兼备。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完此段的当天,在我骑车回家的路上,竟然真的就有一幕醉了的夕阳景在等我。橘红的光撒在每一处,又似乎随风动起来了。霎时,橘红,金黄和说不出的颜色交织在一起,似在流淌。我醉于期中了好久。

对于其中淡淡的愁绪,我总认为我是有的。欧阳修虽然欢乐,但终是与永州人不同,这种格格不入的反差,也只能溶在酒里了,而我——与别人不同之感与日俱增。白天我与同学嬉笑怒骂,到了晚上却有说不出的孤寂,可怕面对自己。这种东西我不行能溶在酒里,呵!那就溶在成堆的作业中了,呵!

或许随着我阅读数量的增加,《醉翁亭记》的地位可能会被动摇甚至颠覆,但我只可会记着它给我带来的感受,由于这是我最初而最真实的心路历程。

醉翁亭记的心得体会1000字篇2

《醉翁亭记》,一篇很早就阅读过的文章,同《岳阳楼记》一样,对这种文章还是懵懵懂懂,只是被其中语言所感动。自认为《岳阳楼记》是篇辉煌的文章,把一切感情化作文字赤裸裸地展此刻面前,无法不被它制服。“醉翁亭”呢?则是平淡中透露出无言的欢快。好像不需要直接表达出来,却能使人心有所获。获得的就是那个时代那里的人们心中的喜悦。即使自己不是身处在那里,仍能幻想出活生生的画面。绿意满眼,野花丛丛,鸟儿时叫,溪水潺潺;太守摆宴,心之高兴,野菜山肴,突显美味;从游太守,去而鸟悦,微醉而归,心亦欢愉。心中就是这样的感觉,很平淡的,很甜美的。假如我是滁州民,看着太守那么的清廉,生活过得如此之美,怎能不欢快呢?

若把欧阳修的思想融入到《醉翁亭记》中,或许有另一般风味。大家都在说欧阳修传承了范仲淹的高尚思想,把“后天下之乐而乐”贯穿始终。我也颇有感受,在如此奇妙的山水风景下,如此热忱欢腾的气氛里,欧阳修竟首先感到的是百姓之乐,其次才是自己寄情于山水的乐趣。其实有段时间不明白他的乐毕竟如何?但这些天不断领会文章,不断在手中潇洒挥舞着“乐”字,才一点一滴地看到欧阳修的笑,为百姓之乐而乐。以前以为官吏决不会领悟百姓真正的幸福,但从《醉翁亭记》里,看出一位封建王朝官吏超前的政治熟悉。从欧阳修个人来讲,他总是坚持着自己的抱负,永久地含笑应对人生曲折。欧阳修的文字告知我,或忧或喜,只在选取。应对如此完善的生活,能实现自己的一丝丝抱负,为何不选取喜呢?

此刻常常看欧阳修的文字,他从不写怨写悲。在他的心里,只有欢乐,只有为百姓乐而乐,尽力地用自己含笑对人生的态度,为人民做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醉翁亭记的心得体会1000字篇3

读完《醉翁亭记》,任谁都得发出一声赞叹吧!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