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业水平复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唐三彩是()器。
A、铅釉陶
B、彩绘瓷
C、彩绘陶
D、铅釉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属于铅釉陶。它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着色剂,在釉料中加入铅的氧化物作助熔剂,经过约800℃的低温焙烧而成。其色彩丰富,主要有黄、绿、白、褐、蓝、黑等多种颜色,故得名“唐三彩”。彩绘瓷是在瓷器表面进行彩绘烧制而成;彩绘陶是在陶坯上进行彩绘;铅釉瓷是在瓷胎上施铅釉烧制,与唐三彩有区别。所以唐三彩是铅釉陶。
2.沿垂直方向翻转图片,可以执行:编辑/变换/
A、旋转
B、扭曲
C、水平方向
D、垂直方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沿垂直方向翻转图片可通过“编辑/变换/垂直方向”来实现。选项A旋转是改变图片的角度;选项B扭曲是对图片形状进行不规则变形;选项C水平方向是沿水平方向变换,均不符合沿垂直方向翻转的要求。
3.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地区拥有工艺美术名产,如齐鲁的()。
A、兵器
B、漆器
C、丝绸
D、乐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齐鲁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以丝绸闻名。齐鲁大地在当时农业和纺织业较为发达,丝绸生产技术先进,所产丝绸品质优良,成为当地著名的工艺美术名产。兵器在很多地区都有发展并非齐鲁独特的工艺美术名产代表;漆器主要产地在南方;乐器虽有制作但相比丝绸并非齐鲁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名产。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书法的追求的境界。
A、唯见神采,不见字形
B、密不透风,疏可跑马
C、形式上的变换
D、高度理性与高度感性的融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现代书法追求多种境界,如唯见神采不见字形,强调对精神内涵的表达;形式上的变换,探索新的表现形式;高度理性与高度感性的融合,使作品更具深度和魅力。而“密不透风,疏可跑马”主要强调的是传统书法章法布局中的一种对比关系,并非现代书法特有的追求境界。
5.以下选项中属于幼儿头部特征的是
A、额丘高而显著
B、嘴部收缩
C、枕部突出
D、肌肉结构明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幼儿头部的特征包括额丘高而显著等。嘴部收缩不是幼儿头部典型特征;肌肉结构明显不是幼儿头部特征;枕部突出也不是幼儿头部的典型特征。
6.科学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的是
A、设计史学
B、设计美学
C、设计文化学
D、人机工程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从而提高人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的学科。设计文化学主要研究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美学关注设计中的审美问题;设计史学侧重于设计历史的研究。所以科学考虑人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的是人机工程学。
7.中国在什么时期发明了真正的瓷器,这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A、东汉末年
B、西汉末年
C、秦代
D、魏晋
正确答案:B
8.表示纸张厚薄程度的是
A、微米
B、毫米
C、克
D、克/米
正确答案:C
9.罗丹的作品《吻》和布朗库西的作品《吻》,主题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罗丹强调感觉和视觉,布朗库西强调的是
A、爱的生理表现
B、爱的愉悦
C、爱的形式
D、爱的永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罗丹的《吻》以写实手法着重表现人物间亲密接触的感觉和视觉形象,强调瞬间的情感与动态;而布朗库西的《吻》则以简洁抽象的形式,去除了一切具象细节,着重体现超越具体情感表达的爱的永恒性。
10.当圆柱的顶面与底面同画面有远近之分时,有关圆柱体透视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柱身呈现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
B、柱身大小没有变化
C、柱身呈现近小远大的透视变化
D、柱身呈现近窄远宽的透视变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当圆柱的顶面与底面同画面有远近之分时,柱身呈现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离观者近的部分看起来更大,离观者远的部分看起来更小。
11.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支付劳动者不低于()的工资报酬。
A、100%
B、200%
C、300%
D、4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所以应当支付劳动者不低于300%的工资报酬,答案选[C]。
12.印刷品分色打印的模式是
A、CMYK
B、RGB
C、HSB
D、Lab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CMYK模式是一种印刷色彩模式,由青色(Cyan)、洋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和黑色(Black)四种颜色组成,用于彩色印刷品的分色打印。RGB模式常用于电子显示设备,HSB模式是基于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描述颜色的模型,Lab模式是一种与设备无关的颜色模式,主要用于色彩管理等领域,均不符合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