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知识题库及答案
一、农业科技知识
1.单选题:水稻机插秧的最佳密度一般为每公顷多少穴?
A.15万-20万穴
B.20万-25万穴
C.25万-30万穴
D.30万-35万穴
答案:B。根据《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规程》(NY/T3102-2017),常规稻机插秧密度以每公顷20万-25万穴为宜,杂交稻可适当降低至18万-22万穴。
2.判断题:玉米缺锌会导致叶片出现“白苗病”,初期叶片基部叶脉间失绿呈黄白色,逐渐扩展至全叶。()
答案:正确。锌是玉米生长的必需微量元素,缺锌时玉米新生叶基部叶脉间失绿变白,严重时叶片干枯,称为“白苗病”。
3.简答题:设施大棚种植番茄时,如何通过调控温湿度预防灰霉病?
答案:灰霉病是设施番茄的主要病害,通过温湿度调控可有效预防:①白天保持棚温25-28℃,夜间15-18℃,避免低温高湿环境;②早晨揭帘后通风排湿30分钟,降低棚内湿度至70%以下;③浇水后及时闭棚升温至30℃,维持1小时后通风降湿;④连续阴雨天可采用电热补温或悬挂除湿机,避免叶面结露。
4.单选题:蛋鸡产蛋期饲料中钙的适宜含量是?
A.1.5%-2.0%
B.2.5%-3.0%
C.3.2%-3.8%
D.4.0%-4.5%
答案:C。蛋鸡产蛋期需大量钙用于蛋壳形成,饲料中钙含量应保持在3.2%-3.8%,过低会导致软壳蛋,过高则影响采食量和消化吸收。
5.判断题:柑橘黄龙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通过木虱传播,感病植株无法治愈,需及时挖除。()
答案:正确。柑橘黄龙病病原为韧皮部杆菌,通过柑橘木虱传播,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发现病树应立即连根挖除并烧毁,同时防治木虱。
6.简答题:小麦赤霉病的最佳防治时期是什么时候?常用药剂有哪些?
答案: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是“见花打药”,即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扬花株率10%左右)施药。若遇连阴雨,需在第一次施药后5-7天补防一次。常用药剂包括: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200-250克/公顷)、25%丙硫菌唑悬浮剂(100-120克/公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克/公顷)等。
二、生态环保知识
7.单选题: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A.随意丢弃在田边
B.焚烧后埋入土壤
C.收集后交由专门机构回收
D.清洗后重复使用
答案:C。《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回农药经营者或回收点,由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丢弃、焚烧或重复使用。
8.判断题:秸秆直接还田会导致土壤病虫害加重,因此应全部离田焚烧。()
答案:错误。秸秆还田需配合秸秆腐熟剂或深耕翻压,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和养分流失,正确做法是推广秸秆还田、饲料化或能源化利用。
9.简答题: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中,“易腐垃圾”主要包括哪些?如何处理?
答案:易腐垃圾(湿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瓜皮果核、动物内脏、花卉绿植、过期食品等。处理方式:①家庭可采用堆肥桶进行就地堆肥,转化为有机肥料;②集中收集后由专业企业进行好氧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③规模较大的村庄可建设小型生化处理设施,实现减量化、资源化。
10.单选题:地膜残留对土壤的主要危害是?
A.增加土壤有机质
B.阻碍根系生长和水分渗透
C.提高土壤温度
D.减少病虫害
答案:B。地膜残留会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影响作物根系下扎,阻碍水分和养分运输,导致减产;同时可能被牲畜误食引发健康问题。
11.判断题:养殖废水经沉淀后可直接排入河流。()
答案:错误。养殖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氮磷和病原微生物,需经“厌氧发酵+好氧处理+深度净化”等工艺处理,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后才可排放。
12.简答题:如何通过种植绿肥改善土壤结构?
答案:绿肥种植是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①选择适合当地的绿肥品种,如南方的紫云英、苕子,北方的苜蓿、毛叶苕子;②秋季或早春播种,生长期翻压还田,一般在盛花期翻压(此时养分含量最高);③翻压深度15-20厘米,确保绿肥完全埋入土壤;④配合施用少量氮肥(调节碳氮比),促进绿肥分解。
三、安全生产知识
13.单选题:拖拉机作业前应检查的关键部位不包括?
A.刹车系统
B.灯光信号
C.轮胎气压
D.油箱油量
答案:D。作业前需检查刹车、灯光、轮胎、转向系统等安全部件,油箱油量属于作业准备,但非安全关键部位(需确保足够即可)。
14.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