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青海属海西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25.36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4.01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青海属海西州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题目

1.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了青海在生态保护方面的重要地位。以下关于青海生态地位的表述,错误的是()

A.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源”

B.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对调节气候起着重要作用

C.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涵养水源意义重大

D.柴达木盆地由于其干旱少雨的气候,生态意义相对较小

2.下列关于海西州的特色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A.海西州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的东部

B.盐湖资源是海西州的一大特色,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

C.海西州的风能资源匮乏,不具备开发价值

D.该地区的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地

3.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有伯、仲、叔、季,“伯”是老大

B.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阴”,山北水南称为“阳”

C.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名称为“会元”

D.古人的“三更”相当于现在的19点-21点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柴达木盆地虽然气候干旱少雨,但它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重要的生态意义。这里有众多的盐湖、湿地等生态类型,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非生态意义相对较小。A、B、C选项表述均正确。

2.答案:B。解析: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位于海西州,盐湖资源丰富。A选项,海西州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西部;C选项,海西州风能资源丰富,具备很大的开发价值;D选项,海西州气候干旱,森林资源并不丰富,不是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地。

3.答案:A。解析:古代兄弟之间排行伯、仲、叔、季,“伯”是老大。B选项,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C选项,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D选项,古人的“三更”相当于现在的23点-1点。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目

1.柴达木盆地的美景令人______,那广袤无垠的沙漠、神秘莫测的盐湖、雄伟壮观的山脉,每一处都让人陶醉其中。

A.应接不暇

B.目不暇接

C.琳琅满目

D.美不胜收

2.生态保护是海西州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______,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要以实际行动守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

A.全力以赴

B.不遗余力

C.坚持不懈

D.坚定不移

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海西州的一些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虽然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这些地区教育的投入,新建了学校,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许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到偏远地区任教,导致当地学校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海西州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

B.政府加大了对海西州偏远地区教育的投入

C.海西州偏远地区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学质量

D.优秀教师不愿意到海西州偏远地区任教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这里用来形容柴达木盆地的美景多,让人看不过来,符合语境。“应接不暇”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一般用于形容商品等;“美不胜收”强调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但它是形容词,不能直接作谓语,此处应选“目不暇接”。

2.答案:A。解析:“全力以赴”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在生态保护这个重要任务面前,强调要投入全部精力,不能懈怠,“全力以赴”最符合语境。“不遗余力”侧重于把所有力量毫无保留地使出来;“坚持不懈”强调坚持,不中断;“坚定不移”主要强调意志坚定,不动摇。

3.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海西州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接着说明政府加大了投入,但重点强调的是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且导致当地学校教学质量难以提升。A选项只是背景介绍;B选项不是文段重点;D选项是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而文段重点是师资不足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所以选C。

第三部分数量关系

题目

1.某工程队要在海西州修建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120米,20天完成。实际每天多修30米,实际需要多少天完成?

A.15

B.16

C.17

D.18

2.某超市在海西州进行促销活动,一种商品先提价20%,再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与原价相比()

A.提高了

B.降低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3.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5,公差是3,前10项的和是多少?

A.185

B.200

C.215

D.230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