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甘肃事业编制招聘8人笔试备考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60题)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
A.物、行为、智力成果
B.主体、客体、内容
C.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D.主体、行为、权利与义务
【答案】:B
【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其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客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内容则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物、行为、智力成果是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具体表现形式,并非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是民事主体的具体类型,并非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本身。权利与义务是民事法律关系内容的体现,行为是客体或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因素,不能完整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所以,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为主体、客体、内容。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提出的理论是()。
A.公平理论
B.强化理论
C.行为矫正
D.期望理论
【答案】: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管理理论及其提出者相关知识。公平理论是由美国行为学家亚当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强化理论是由斯金纳提出,他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行为矫正是通过学习、训练等方式来改变不良行为的方法与过程。期望理论是由维克托·弗鲁姆提出,认为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是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因此该题答案是公平理论。
3、某初创公司新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此对组织中的矛盾进行规范协调,促使组织成员更齐心地朝着共同目标前进。上述主要体现的是组织的哪项功能?()
A.整合功能
B.凝聚功能
C.服务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B
【解析】组织的整合功能是指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将组织内的各种矛盾进行协调,使组织成员的行为和活动达成一致,从而更加齐心地朝着共同目标迈进。题干中初创公司新制定规章制度,协调组织中的矛盾,让组织成员朝着共同目标前进,这体现的正是组织的整合功能。凝聚功能强调的是组织对成员产生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成员紧密团结在一起。服务功能是指组织为其成员或社会提供各种服务。激励功能是指组织通过各种手段激发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综上所述,该题体现的是组织的整合功能。
4、“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唯物主义客观真理观
B.辩证真理观
C.唯心主义主观真理观
D.形而上学真理观
【答案】:C
【解析】此观点把真理看作思想形式和人类经验组织形式,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将其主观化,属于唯心主义主观真理观。
5、全身麻醉:注射麻醉
A.网络存储:单机存储
B.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C.物理消毒:加热消毒
D.抽样调查:问卷调查
【答案】:D
【解析】全身麻醉和注射麻醉是交叉关系。网络存储与单机存储、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都是并列关系,物理消毒包含加热消毒是包含关系。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是交叉关系,所以答案是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
6、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出自()。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韩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的出处。世界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是由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的生活百态和社会风貌。而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没有产生《源氏物语》这部作品;印度文学历史悠久,有着众多著名的史诗、神话等文学经典,但《源氏物语》并非出自印度;韩国文学也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发展脉络,同样《源氏物语》也并非韩国的文学作品。所以《源氏物语》出自日本。
7、根据有关标准,以下哪个pH值最接近饮用水的标准()。
A.6
B.7.5
C.10.5
D.12
【答案】:B
【解析】饮用水的pH值通常要求在6.5-8.5之间,这个范围的pH值既符合人体生理需求,也能保障水的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给出的几个数值中,7.5处于该区间范围内,是最接近饮用水标准的选项。6低于6.5,呈酸性,可能会腐蚀管道,且不适于长期饮用;10.5和12均高于8.5,呈较强的碱性,也不符合饮用水标准。所以最接近饮用水标准pH值的是7.5。
8、1943年12月4日,国民政府颁布《国民义务劳动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男子年满18岁至50岁,需依法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