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黔西南州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假如在实行政务公开中,收到一些企业的投诉,称公开的项目不全,一些新的政策规定也没有及时公开,剥夺了群众的知情权。领导要你负责处理此事,你如何向群众解释?
【答案】:(1)“政务公开”是中央提出的一项贴近人民的民心工程,目的就是做到让群众可以了解自己本身的权利,是一项避免以前的暗箱操作式的工作方法的重要措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以上的问题在现在政务公开过程中的确存在,但有些政务基于保密的要求不可能公开,还有些问题是因为在操作中还是第一次,没通过实践,所以没法公开,这就是说,政务公开并不是要求把所有的政务都毫无保留地公开,也不是凡是没有公开的项目就一定是政府机构想暗箱操作,要区别对待。(3)面对这种情况,我应该通过召开一次听证会和群众进行沟通,开诚布公地向群众解释,相信群众一定会谅解的。
【解析】题干分析本题是一道应急应变类的公务员面试题。设定的场景是在实行政务公开工作时收到企业投诉,反映公开项目不全、新政策规定未及时公开,导致群众知情权被剥夺,领导要求考生负责处理并向群众解释。这主要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对政务公开政策的理解。答案解析强调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答案首先指出“政务公开”是中央提出的贴近人民的民心工程,其目的是让群众了解自身权利,避免暗箱操作,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体现了考生对政务公开政策的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向群众解释时强调意义能让群众明白政府推行此政策的初衷,有助于获得群众的理解。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接着指出在政务公开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进行了合理说明。提到有些政务因保密要求不能公开,有些因首次操作且未经过实践检验而无法公开,并且明确说明政务公开并非毫无保留地公开所有政务,没有公开的项目也不一定是政府暗箱操作,要区别对待。这展现了考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全面性,能够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避免群众产生误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提出通过召开听证会与群众进行沟通,开诚布公地向群众解释。听证会是一种民主、公开、透明的沟通方式,能够让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同时政府也能及时回应,增进与群众的互信,最终使群众谅解政府工作中的不足。这种解决方式既符合实际情况,又体现了考生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A县的文化文物遗址保护得很好,B县单位领导要来参观A县,你作为A县的接待员,怎么接待?
【答案】:作为A县接待员,我会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接待工作。首先,与B县单位领导沟通确定参观时间、人数和具体需求,制定详细接待方案。提前安排好车辆接送、食宿,确保对方舒适便捷。参观前,准备详细资料,涵盖我县文化文物遗址分布、保护措施等内容。参观过程中,安排专业讲解员,生动介绍遗址情况,展示保护成果。安排互动环节,方便对方提问交流。参观结束后,组织座谈会,分享经验与做法,也倾听对方意见建议,增进交流合作。最后做好收尾工作,送对方返程。
【解析】接待工作关系到此次参观的效果,关系到B县领导对我县的印象,我必须周到细致地做好此次接待工作,安排好以下内容:一、确认B县参观团的人数、职务、性别,沟通好参观意向、想要参观的重点内容。指定我方全体接待人员,包括陪同领导和工作人员。根据对方领导的意向和我县领导的意见,确定参观内容。二、订下参观日期、具体时间段,列出所有的参观地点。规划好到达每一处参观地点的时间、行车线路,参观内容及陪同人员,做好沿线安全和秩序保障。联系新闻媒体到时进行跟踪采访。三、要求各文化文物遗址单位做好本单位的参观事宜,作好发言和宣传资料的准备,拟出本遗址的参观线路图。要求后勤部门做好接车、住宿、用餐准备。四、参观结束后安排一次座谈,邀请好文保专家、相关部门领导进行发言,系统地向B县领导介绍我县文保工作的经验。座谈会上安排好摄像拍照及文字记录人员,会后将会议记录整理打印,交付B县领导。最后,安排车辆送走参观团,回顾接待过程,写出工作总结,重点总结好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接待工作提供借鉴
3、你是一个防汛办的工作人员,面临汛期,领导安排你驻乡镇守点,你觉得与其值夜班还不如把当地人民迁移到山上效果更好,你向领导汇报后,领导说你不肯吃苦,逃避责任,这时你该怎么办?
【答案】:首先,面对领导的批评,我不能灰心丧气、闹情绪,一定要恪守自己的职责,服从领导的安排,认真值班,保证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体来说,完善防范恶劣天气应急预案,提高预案可操作性,防止和减轻事故损失;改善技术装备,备足、备齐各类防汛物资,增强快速反应和抢险救灾能力;结合当地实际和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应急演练活动,做到预警及时,防范在先,掌握主动权。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让领导知道我不是一个逃避责任的人,增强领导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