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2年11月广元市直遴选面试真题附带题目详解.docx
文件大小:43.23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5.46千字
文档摘要

2022年11月广元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很有针对性,专招90后,提供的岗位多为服务员等基层岗位工作,但是前来应聘的90后寥寥无几,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企业专招90后并提供基层岗位,却少有人应聘,这一现象值得深入分析。从企业角度看,一方面可能是提供的岗位发展空间有限、薪资福利缺乏竞争力,难以吸引90后;另一方面,招聘针对性虽强,但宣传推广不足,导致知晓度不高。对于90后而言,他们注重自我价值实现,期望在工作中获得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基层岗位若无法满足这些需求,便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同时,90后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化,不局限于传统岗位。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优化岗位设置,提供合理职业发展路径和待遇,加大宣传力度。而90后也需树立正确就业观,认识到基层岗位的锻炼价值,从基础做起积累经验。

【解析】90后具有青春活力,所以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愿意招聘90后,能够给企业带来蓬勃的生机,但是它们给90后所提供的岗位一般都是服务员等基层岗位,导致前来应聘的90后寥寥无几,对于这个现象,我认为应该辩证的来看待。企业的出发点是好的,它们为90后提供了很多就业的岗位,并且希望90后的加入能够给企业带来活力和新鲜的思想,但是之所以前来应聘基层岗位的90后很少,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有些90后好高骛远,不能够吃苦,不能脚踏实地的去做基础性工作,把自己步入社会的起点定位较高,没有意识到只有把基层工作做好,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够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其次,学校也缺乏对90后的教育,缺少思想引导,没有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导致很多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工作比较盲目,目标不确定。再次,企业也缺乏对90后的了解,提供岗位比较单一,没有意识到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优秀的人才,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最后,国家对现在毕业生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数量不足。针对于以上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进行解决:第一,90后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能创造出的价值,而且刚刚走出校园,光有理论知识还不够,我们应该多到基层去进行实践工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厚积薄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第二,学校应该对他们定时的进行思想教育,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让他们对自身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并且加强他们对基层岗位的认知程度,明白基层岗位存在的必要性及价值,加强和企业的合作,了解企业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让90后在毕业后直接能够就业。第三,企业也应该多与学校沟通,了解毕业生所具有的才能,对于比较优秀的毕业生,给予比较好的岗位和待遇,提高90后就业的积极性,争取做到人尽其才。第四,国家在规定学校设立专业的时候,应该多进行调查,多设立一些方便就业的专业,增加就业岗位,让90后学到适合就业的专业知识。相信通过以上的措施,既可以让90后摆正自己的择业观,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也可以让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

2、在教育部严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大背景下,面对面辅导现象得到遏制,但不少在职教师在课余时间却借助“线上辅导”继续有偿授课,一度引发网络热议。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答案】:在教育部严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背景下,“线上辅导”这一有偿授课的新形式出现,反映了当下治理的复杂性。这一现象有明显危害,既违反了师德规范,破坏教育公平,也影响教师队伍形象。其产生主要是部分教师受经济利益驱使,且线上监管存在难度。我们应加强对在职教师的思想教育,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完善线上监管机制,运用技术手段等加强巡查。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此类现象,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

【解析】教师有偿补课问题可以说是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的弊病,出现线上辅导的新形式,不过是场所的一种转移,变得更加隐蔽,但其不当牟利的性质丝毫没有改变,应当继续劝阻和制止。首先,有偿补课不仅增加学生负担,还增加家长教育压力。正是在这种考量下,教育部才大力实施禁补令,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学生压力。可是随着禁补令的实施,现实市场上的有偿补课已经得到了遏制,但是却在网络上泛滥成灾,而对于网络有偿补课行为,并没有监管到位。其次,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倚重是前所未有,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是不惜千金。可以说是,及时老师不主动开班授课,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也会要求老师辅导。再次,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培训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相比公立学校所给的薪资,有偿补习班开出的报酬往往是数倍之高。有这种利益洼地的存在,身为知识资源的拥有者,老师这个群体无疑会受到极大的利益诱惑。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可能认为有偿补课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他们没有看到,根本问题在于,学校教育作为民生领域最重要的福利,决不应当等同于一般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