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廊坊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安徽省太湖县五千年文博园景区内,出现了号称中国最大山寨兵马俑群,上千个兵马俑场面震撼。该兵马俑群完全按照西安临潼兵马俑一号坑原比例复制而成。对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发布声明称,山寨兵马俑群没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许可和授权。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答案】:在未经博物院许可和授权的情况下,景区打造按照原比例复制的兵马俑群,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从积极方面来看,该景区或许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吸引游客、传承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兵马俑这一历史瑰宝。但从消极层面而言,未经授权的复制行为不仅侵犯了知识产权,破坏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则和秩序。文化传承不能以违规的方式实现,旅游开发应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依法规范类似行为;景区也应积极创新,以合法、新颖的方式展现文化魅力,实现旅游与文化的健康发展。
【解析】安徽太湖山寨兵马俑群吸引了不少游客专程参观,有网友更是感叹“我可能去的是假安徽”。山寨得如此原汁原味、肆无忌惮,位于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不干了,指其侵权,这无疑是一记耳光。未经授权就复制文物古迹,并以此为噱头招徕游客,表面看是产权保护意识的薄弱,实质上则折射出对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应有的尊重和敬畏。五千年文博园景区毫不避讳甚至公开宣传山寨俑原封不动照搬照抄临潼真俑,赤裸裸的一种不屑。头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光环,五千年文博园这种“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不仅侵犯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合法权益,更与其初衷——创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不相匹配。在太湖“一号坑”,游客感受到的不是秦朝的文化风情,而是一种对待历史文化的无知和粗鄙态度。大力发展地方旅游没错,大手笔建文化主题公园也没错,但如果没有对知识、文化、历史的基本尊重和敬畏,任凭资本跑马圈地,只会扼杀本就孱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在“山寨文化”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太湖山寨兵马俑群事件只是我国产权意识淡薄、创新能力匮乏、文化敬畏感缺失的一个缩影,现实中“拆真文物,建假古董”、“假文化搭台,真经济唱戏”等现象屡见不鲜。老祖宗留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不能被如此糟蹋。所以,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而要有所作为。一方面,国家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定严格的标准,对于出现侵权事件要从严从的处罚。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和组织,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挖掘文化的价值,体现文化的特色。
2、大雁成“人”字形飞,相同的能量下,群飞能够比单独飞多飞70%的路程,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雁在飞行中以“人”字方式编队,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编队飞行能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学的作用,一群编成“人”字队形飞行的大雁,要比具有同样能量而单独飞行的大雁多飞70%的路程,也就是说,编队飞行的大雁能够借助团队的力量飞得更远。这就是著名的“雁行理论”。首先,雁行理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团队合作的力量。我在上学的过程中对此体会最深的就是军训的时候,我们一个班10个人,为了完成好任务大家必须通力合作。记得当时列队时经常唱的歌曲就是《团结就是力量》,当时真实感受到了团结的重要、团队的重要。其次,大雁的事例也向我们说明了每只雁的重要性。试想如果每只雁都消极怠工不奋力飞行的话,那么“人”字形的队形恐怕难以形成,也不会产生协同效应,不能达到多飞行70%路程的结果。只有每只雁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飞行,尽职尽责,整个团队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每个成员都努力的团队一旦形成合力,就会更加的团结、高效。第三,角色互补的重要。据我了解大雁在飞行中头雁一旦疲劳就会由别的大雁替换,这样就保证了队伍整体的飞行,也锻炼了其他大雁的能力。我们在工作中同事之间也要形成相互帮助的风尚,同时从管理上设定跨部门、同事间的互补,这对保持团队的战斗力至关重要。答题思路是:正面解释+启示+结合现代管理学知识。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题,破题点在于对“大雁成‘人’字形飞,相同能量下群飞比单独飞多飞70%路程”这一现象进行多维度分析,从团队合作、个体作用、角色互补等方面展开,并结合现代管理学知识阐述启示。现象解释大雁以“人”字方式编队飞行,能产生空气动力学作用,借助团队力量,使编成“人”字队形飞行的大雁比单独飞行的大雁多飞70%的路程,此为著名的“雁行理论”。启示分析团队合作:雁行理论充分彰显了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团队合作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创造出远超个体力量简单相加的效果。例如在工作中,一个项目往往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协同合作,共同攻克难题,推动项目顺利进行。就像军训时一个班的同学为了完成任务通力合作,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重要性,通过团队协作达成了个体难以实现的目标。个体责任:每只大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