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法律实务能力测评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30分)
案例分析:张先生,35岁,已婚,有一个10岁的儿子。张先生因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出差,长期不在家,导致与家人关系紧张。张先生在出差期间,经常接到妻子王女士的电话,抱怨他忽视家庭,忽视孩子的成长。在一次出差中,张先生接到儿子在学校打架的电话,儿子告诉他,他最近经常受到同学欺负,因为他父亲经常不在家。
1.张先生的家庭状况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
答案:张先生的家庭状况反映了家庭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疏远、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
2.针对张先生的家庭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哪些方面介入?
答案: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介入:(1)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张先生调整心态,改善家庭关系;(2)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升张先生的育儿观念;(3)组织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4)寻求社区资源,为张先生提供社会支持。
3.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张先生家庭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张先生家庭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服务对象;(2)保密原则;(3)专业原则;(4)全面评估;(5)个性化服务。
4.针对张先生儿子的校园欺凌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针对张先生儿子的校园欺凌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与学校沟通,了解欺凌情况;(2)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儿子调整心态;(3)组织小组活动,提升儿子的社交能力;(4)寻求家庭支持,共同应对欺凌问题。
5.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张先生家庭问题时,如何与张先生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答案: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张先生家庭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张先生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1)倾听张先生的诉求,表达关心;(2)尊重张先生的意见,提供专业建议;(3)保持专业素养,展现专业能力;(4)关注张先生的感受,调整服务策略。
6.针对张先生家庭问题,社会工作者如何制定服务计划?
答案:针对张先生家庭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制定以下服务计划:(1)了解家庭背景,评估服务需求;(2)确定服务目标,制定服务方案;(3)实施服务计划,跟踪服务效果;(4)总结经验,调整服务策略。
二、政策法规题(20分)
1.简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答案:《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内容包括: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护、未成年人教育保障、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矫治、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等。
2.我国《婚姻法》对家庭暴力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我国《婚姻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配偶一方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3.我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是什么?
答案:我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多少时间?
答案: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5.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益有哪些?
答案: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益包括: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知识获取权、受尊重权、监督权等。
6.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有哪些?
答案: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遗属养老金、丧葬补助金等。
三、案例分析题(30分)
案例分析:李女士,45岁,已婚,有一个20岁的女儿。李女士因家庭琐事与丈夫发生争执,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后,李女士独自抚养女儿,生活压力较大。李女士的女儿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但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
1.李女士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
答案:李女士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家庭关系破裂、经济压力、子女教育问题。
2.针对李女士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哪些方面介入?
答案: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介入:(1)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李女士调整心态;(2)开展就业指导,帮助李女士改善经济状况;(3)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女儿健康成长;(4)寻求社区资源,为李女士提供社会支持。
3.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李女士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李女士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服务对象;(2)保密原则;(3)专业原则;(4)全面评估;(5)个性化服务。
4.针对李女士的女儿,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针对李女士的女儿,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女儿调整心态;(2)组织社交活动,提升女儿的社交能力;(3)寻求学校资源,关注女儿的学习情况;(4)与家庭沟通,共同关注女儿的成长。
5.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李女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