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2年2月开封市直遴选面试真题附详解.docx
文件大小:43.85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6.18千字
文档摘要

2022年2月开封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出自《论语》,其核心含义是君子不单纯因为一个人言辞动听就提拔举荐他,也不因为这个人有缺点或不足就否定他说的有道理的话。在公务员工作中,这一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在选拔人才时,不能仅仅依据言辞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和品行,而应全面、客观地考察其工作表现、专业素养、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避免因表面的言辞而做出错误的用人决策。另一方面,在听取意见时,不能因提出意见者身份地位或个人形象不佳就忽视其建议,而应理性分析,只要是合理有益的建议都应予以重视和考虑。这有助于营造公正公平的工作环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公务员要时刻秉持这种理念,做到察人以实、纳言以公,为公共事业的发展尽职尽责。

【解析】“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不因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举荐他,也不因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告诉了我们一个古往今来正确的选人用人的方法,即在选拔人才之时,不能仅凭一个人的言谈好坏进而决定是否任用,应该更加注重其个人的德行和才干;在任用人才之时,不能仅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高低进而决定是否采纳其意见,而应该做到只要是正确意见便一并采纳。历史上“以言举人”坏了大事的例子不胜枚举。战国时期的赵孝成王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老将廉颇,结果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四十万赵军被俘活埋。三国时期,着名军事家诸葛亮素有知人善任之名,但也同样犯了以言取人的毛病,用了言过其实、不懂实战的马谡当大将,结果失了街亭,最后不得不“挥泪斩马谡”。而历史上“不以人废言“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南宋末年,奸相韩倔胄垮台。依附于他的着名词人史达祖受其牵连被受黥刑,贫病交加而死。尽管史达祖人格上有缺陷,人们对他也多有非议,甚至因此而轻视他的作品,但与之齐名的姜夔并没有因此而否认他的词作成就。姜夔给史达祖的词集《梅溪词》作序道:“这样的词奇秀清逸,有李贺的气韵,能熔情与景于一炉。”此种豁达开明,令人叹服。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基层的公职人员,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识人,提升内在修为,方能处风波而如履平地,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2、面试热点:村干部职业化

热点背景:

脱贫攻坚,基层干部是关键。某县探索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打造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能打硬仗的村干部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也是是打通乡村治理最后500米的关键。

模拟试题:

为了有效的解决农村事务,村干部职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也成为各地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对于村干部职业化,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表明观点。当下,很多地方在推行村干部职业化,不可否认,村干部职业化是大势所趋,是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但是,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2.积极影响。(1)激励作用。之前村干部一年只能收入1万多元,但是干部职业化后,可以拿到3万多元,村干部的岗位更具有吸引力,激励着村干部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工作中。(2)规范化。①以往“村干部大包大揽”,问题的处理全凭老办法,效率低;工作“半脱产”,村民有事情,总找不到村干部;②村干部职业化后,完善了管理办法,工作中,讲方法、讲程序、讲协调,大大加快了工作效率,也让群众更满意。(3)吸引人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村干部的队伍中。3.存在的问题。(1)加大财政支出。村干部工资的上升,不可避免的加大了财政的支出,尤其是对贫困地区,财政压力较大。(2)压缩村民参与自制空间。村干部职业化后,事情的处理都是按照现有的规则进行,减少了村民参与的机会,容易造成隔阂,激化矛盾。4.解决对策。(1)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的全面推进村干部职业化管理,需要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稳步有序的推进。(2)加大村民自治力度。充分发挥村民主人翁的地位,在具体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多听取村民的意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使地方治理更加针对有效。

【解析】题干分析本题围绕“村干部职业化”这一面试热点展开。脱贫攻坚关键在于基层干部,某县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旨在打造优质村干部队伍,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题目以“为了有效解决农村事务,村干部职业化呼声渐高且成为各地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为背景,要求考生谈谈对村干部职业化的看法,属于综合分析类题目,考查考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答案解析#1.表明观点答案明确指出村干部职业化是大势所趋和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但推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关注。这种观点既肯定了村干部职业化的积极意义,又客观认识到其潜在问题,体现了全面、辩证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