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内部化理论在企业的基本投入和最终产品之间,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所有中间投入,叫做中间产品,如知识、信息、技术、商誉、零部件、原材料等。这些中间产品有其独特的产品特性,尤其是对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作用的无形资产。第3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必须建立内部市场,使外部市场内部化,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流动与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第3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企业内部化超越国界就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决定企业内部化的因素就成为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第3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结论:市场的不完全导致许多交易无法通过外部市场达成,即使达成,也要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因此,企业作为一种组织便具备了一定意义上替代市场的功能,一旦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企业便获得了扩张的动力,该扩张过程跨越国界便产生了跨国企业。而企业制造内部“市场”的过程,即为内部化过程。第3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邓宁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分析的有机结合第3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所有权优势:来自对有形、无形资产的占有产生的优势,生产管理上的优势等等。(竞争性优势)内部化优势:企业内部转移、使用所有权优势比外部转移该优势更加有利可图。区位优势: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容量等等)以及相关的东道国的相关政策。第3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企业从事国际生产的水平和结构取决于多大程度上满足下列条件:①拥有所有权优势②拥有内部化优势③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与①、②相结合④①、②、③与企业的长期管理战略相一致第3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3.1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成因第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因一: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各国土地要素禀赋的差异各国间资本要素禀赋的差异各国劳动力要素禀赋的差异各国间技术要素禀赋的差异第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因二:追逐要素直接移动的利益原因三: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对国际贸易的替代性原因四:要素配置中的“联合需求”原因五:丰裕要素的“水平配置”第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是产生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基础;(2)追逐更高的要素收益是进行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基本动力;(3)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对国际贸易的替代则从贸易壁垒加强的角度分析了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原因;第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要素配置中的联合需求及丰裕要素的水平配置与优势再造,揭示了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比国际贸易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从而根本上解释了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或国际经济合作的成因。第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3.2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第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概况劳动力国际流动:是指劳动力超出一国的界限在国际间进行转移。第8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移民:属于一种长期的劳动力流动,流动后,劳动者即定居于劳动力输入国,成为该国公民。像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所接受的高技术移民就属此类。劳工输出:属于短期的劳动力流动,是“外籍劳工”,流动后一定时期留在输入国提供劳动,工作完成后重新回国。像中国每年向中东国家大量输出的建筑劳工,也包括各国母公司向海外子公司派遣的商务人员,都属于此类短期劳动力流动。第9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当代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主要特点特点一: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多向化特点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二元结构劳动力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发达国家之间的劳动力国际流动;发展中国家之间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二元结构,是指参与国际流动的劳动力总体是由智力型和体力型两个不同层次的劳动力构成。问题:当代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并具体解释之。第10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特点三: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与服务贸易、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密切结合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与服务贸易相结合;劳动力的国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