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版式设计(第二版)课件:版式设计的发展.pptx
文件大小:20.35 M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1.79千字
文档摘要

版式设计的发展

版式设计的发展一、我国古代版式设计1.我国古代书籍常见装帧方式不同的装帧方式影响书籍的版式设计。我国古代书籍常见的装帧方式有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等,如图1-2-1所示。

版式设计的发展2.我国古代书籍版式设计的特点我国古代文人喜欢在书籍的天头、地脚书写心得,加批注语,因此我国古代线装书籍版式大多具有版心小,天头、地脚大的特点,这也是我国古代书籍版式设计的特色,如图1-2-2所示。

版式设计的发展二、西方早期版式设计1.人类早期版式设计人类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版式设计出现在古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最早创造了原始版面的排版形式。最初,苏美尔人将湿泥做成块状泥版,然后用木片在泥版上刻画文字,这是楔形文字的雏形。当时,苏美尔人将楔形文字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形成了人类有记载的最早的文字编排形式,如图1-2-3所示。

版式设计的发展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使用十分广泛。纸草书上常用精美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以丰富版面。常见的版式设计方式是对插图和文字进行综合布局,将象形文字与插图巧妙排列,使图文相互呼应,版式设计合理、美观,如图1-2-4所示。

版式设计的发展在古罗马,古罗马人将希腊文字改良成接近于现代使用的拉丁文字,其书写方式为自左向右横式排列。古罗马人多使用羊皮纸书写,由于羊皮纸价格十分昂贵,所以古罗马时期版式设计具有字行密度大,字体小,版面紧凑的特点,如图1-2-5所示。

版式设计的发展2.中世纪版式设计中世纪后期,印刷品版式设计发展较快,出现了比较复杂的版式设计,如图1-2-6所示。

版式设计的发展3.文艺复兴时期版式设计在文艺复兴时期,印刷品的版式设计大量采用罗马字体,图片、文字采用横纵方向的几何编排模式,版面布局工整,装饰上虽然有洛可可风格花哨的特点,但并不影响阅读,如图1-2-7所示。

版式设计的发展4.工业革命时期版式设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印刷业的繁荣,也推动了教育和传媒业的发展,为出版业和版式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技术上及社会需求上的有利条件。此时,版式设计讲究编排,强调版面装饰,设计者喜欢用各种几何图形分割版面,将文字和曲线花纹搭配在一起,以形成优美而富有浪漫情调的图文装饰。这种版式设计的优点是版面精美;缺点是工艺繁杂、成本高,且过于复杂的版面装饰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信息的传递等。图1-2-8所示为工业革命时期工艺美术运动发起人莫里斯设计的版式。

版式设计的发展

版式设计的发展三、现代版式设计1.构成主义20世纪20年代在德国、荷兰等国家兴起构成主义设计理念。构成主义主张字体形式是由功能需求决定的,字体设计的目的是传递信息,而传递信息必须以最简洁、最精练、最有渗透力的形式进行,如图1-2-9所示。

版式设计的发展2.风格主义风格主义就是追求艺术的抽象与简化,反对一切表现成分。风格主义版式设计是将单体几何结构通过一定的形式规则进行组合,同时单体几何结构依旧保持独立,然后运用横纵直线实现版面平衡,通过数理计算使版面信息传递有逻辑,如图1-2-10所示。

版式设计的发展3.包豪斯设计包豪斯是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简称。包豪斯所提倡的“艺术与技术统一”推进了版式设计的发展。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师强调编辑、排版理性化,重视社会需要和技术发展,他们将数学和几何学应用于平面分割中,运用几何图形和文字设计展示一种全新的视觉设计语言。包豪斯设计脱离了绝对对称的排版方式,采取相对对称的排版方式,强调强烈的对比,喜欢运用块面粗线条,注重个性化,风格多变;同时也强调版式设计的功能性,重视版面内容和形式的有效组合。图1-2-11所示为1923年约斯特·施密特设计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设计作品展”招贴广告,图1-2-12所示为西奥·凡·杜斯伯格设计的《风格》杂志封面。

版式设计的发展

版式设计的发展4.新媒体设计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绘图技术发展日趋成熟,设计师们开始广泛地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完成版式设计作品。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版式设计创意的实现带来了无限可能,互联网技术可使二维平面设计、三维立体图形设计、影音动画设计和计算机编程等相结合,利用它可打造多维度、带有互动方式的版面。图1-2-13所示为网页的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