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贵州省2025年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2.38 MB
总页数:14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7.43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贵州省2025年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渤海水质肥沃,营养盐含量高,饵料生物十分丰富,浮游植物年生产量1.4亿吨,鱼类年生产量49万吨。渤海是黄渤海渔业的摇篮,是多种鱼、虾、蟹、贝类繁殖生长的良好场所,故有“聚宝盆”之称。对虾、毛虾、小黄鱼、带鱼,是其最重要的经济种类。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渤海的著名海产品

??B:渤海渔业资源丰富

??C:渤海的渔业经济发达

??D:渤海的水质情况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首句介绍渤海水质肥沃、营养盐含量高等优势,接着说明渤海是黄渤海渔业的摇篮,是多种鱼虾蟹贝繁殖生长的良好场所,有“聚宝盆”之称,最后举例说明几种重要的经济种类。文段属于“分-总-分”结构,重点强调的是渤海的渔业资源丰富,对应B项。

A项,“著名海产品”对应尾句例子,非重点,排除。

C项,“渔业经济发达”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渤海的渔业资源能创造多少经济价值,只是强调资源丰富,排除。

D项,水质情况是渔业发展好的一个条件,非重点,且表述片面,排除。

故本题选B。

【出处】百度百科《渤海》

?

2、做好科学传播,需要科学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任何科学只要涉及公共,就需要尊重公众的意见。当今世界,许多科学研究发现会被用来支持公共政策,这增加了公众的风险,关涉公共利益。科学工作者和相关部门就必须向公众做出解释,必须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且,科学研究经费来源于公众纳税,科学工作者也有责任向公众进行科学传播,以获得后者的理解或支持。向公众解释科学研究,不是科学工作者可选的自由,而是一种必须承担的责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科学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B:科学工作者有向公众传播科学的义务

??C:科学研究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D:合理的公共政策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做好科学传播,需要科学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需要尊重公众的意见;接着给出两个方面的原因来说明为什么要向公众做出解释;最后进一步总结说明“向公众解释科学研究,……是一种必须承担的责任”。可知文段属于“总—分—总”结构,重点是“总”。重点同义替换后选择B项。

A项:“有待进一步提高”说明当前科学工作者媒介素养不高,但原文只是说“需要科学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至于当前科学工作者媒介素养高不高,原文没有提到,故应排除。

C项:此项属于原因解释,在文段中属于“分”,不是重点,故应排除。

D项:文中“许多科学研究发现会被用来支持公共政策”,是指科学研究可以用来支持公共政策,但并不代表公共政策的制定就应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混淆句意,故排除。

故本题选B。

【文段出处】《转基因争议呼唤“科学的”科学传播——谈〈一本书看懂转基因〉有感》

?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诸如此类的句子,委实不胜枚举

??B:如果学习方法运用恰当,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这是一篇雅俗共赏的上乘之作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A项,“不胜枚举”意思是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该成语用在此处形容句子数量很多,符合语意,排除;

B项,“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该句意思应为学习方法运用恰当的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用力小而收效大。该成语语意恰好相反,不符题意,当选;

C项,“沧海一粟”意思是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该成语用在此处形容个人的成绩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相比十分渺小,符合语意,排除;

D项,“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该成语用在此处形容作品质量上乘,受到大众喜欢,符合语意,排除。

故本题选B。

?

4、人们常说“汪洋大海”却不知道海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海是靠近陆地的部分,水深从几米到两三千米,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会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而存在明显的变化。而洋位于海洋的中心地带,水深三至十千米,水清澈蔚蓝,水温、盐度变化较小,并且每个大洋都具有海所没有的洋流系统。

(1)、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A:海与洋

??B:汪洋大海

??C:洋流系统

??D:海洋系统?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文段首先通过“汪洋大海”引出“海”与“洋”不同的观点,之后具体论述,故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的结构,重在论述“海”与“洋”的不同,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