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1-
1-
2-2-2鄂尔多斯市林业生态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
一、总体要求
1.1发展背景与意义
(1)鄂尔多斯市地处我国北方,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鄂尔多斯市林业生态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制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鄂尔多斯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发展背景方面,鄂尔多斯市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着多重压力。一方面,气候变化、资源过度开发等因素导致森林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弱;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3)意义方面,鄂尔多斯市林业生态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全市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有助于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规划的顺利实施还将为鄂尔多斯市在区域生态建设中的地位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
1.2发展目标
(1)鄂尔多斯市林业生态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的目标是,通过五年努力,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具体目标包括: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5%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3000万立方米;森林质量显著提高,优良森林面积占比达到70%;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达到100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2000万亩;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其中生态林业产值占比达到60%;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2)在生态保护方面,目标是构建完善的生态保护网络,实现生态空间管控的科学化、规范化。到2025年,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实现生态空间管控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数达到0.7;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能力显著提升,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
(3)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目标是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产业综合竞争力。重点发展生态林业、特色林业和现代林业,推动林业产业与旅游、文化、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其中生态林业产值占比达到60%;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业品牌,提高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林业标准化建设,提高林业产品品质。
1.3发展原则
(1)鄂尔多斯市林业生态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遵循以下原则:
(2)首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推动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其次,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根据鄂尔多斯市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林业生态建设空间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4)再次,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原则。针对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
(5)此外,坚持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原则。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和林业产业竞争力。
(6)最后,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优化生态空间布局
2.1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1)鄂尔多斯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将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划定范围将覆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丰富、水源涵养作用显著的区域,包括重要水源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水土流失敏感区等。
(2)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过程中,将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生物多样性等因素,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将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公众的意见,确保划定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3)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将实施动态管理,根据生态环境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进行调整。对于违规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项目,将依法进行查处,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将加大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2.2生态空间管控
(1)鄂尔多斯市生态空间管控将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区和环境质量底线,构建“两屏、三带、多区”的生态空间格局。其中,“两屏”指的是北部防风固沙屏障和南部水源涵养屏障;“三带”是指沿河生态带、沿山生态带和城市生态带;“多区”则是指各类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敏感区。
(2)在生态空间管控中,将实施差异化管控策略,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敏感区实施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