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ICS65.020B16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999—2015
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Rulesforinvestigationandforecasttechnology
ofthePepperphytophthorablight
2015-02-04发布2015-03-05实施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43/T999—2015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发生流行规律 2
5病情系统调查 2
5.1调查田块 2
5.2调查时间 2
5.3调查方法 2
6病害诊断 3
6.1病害田间诊断 3
6.2病原物鉴定 3
7大田普查 4
7.1普查时间 4
7.2普查方法 4
8气象要素观测 4
9预测方法 4
9.1发生期预测 4
9.2防治时期预测 4
9.3防治方案 4
10病情上报 5
11数据汇总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辣椒疫病调查资料表册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辣椒疫病症状 7
附录C(规范性附录)病原物鉴定 8
附录D(规范性附录)辣椒疫病普查表 9
附录E(规范性附录)辣椒疫病测报汇总表册 10
DB43/T999—2015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卓、刘勇、张德咏、谭新球、张战泓、刘建宇、罗源华、罗路云、满益龙。
DB43/T999—2015
1
辣椒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辣椒疫病测报的术语和定义、发生流行规律、病情系统调查、病害诊断、大田普查、气象要素观测、预测方法、病情上报、数据汇总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区域范围内辣椒疫病的测报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980.32—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防治辣椒疫病
NY/T1854—2010马铃薯晚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NY/T2060.1—2011辣椒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1部分:辣椒抗疫病鉴定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辣椒疫病Pepperphytophthorablight
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capsoci)引起的辣椒病害之一,辣椒疫霉菌不仅可以感染辣椒的根还可以通过雨水飞溅侵染植物的茎,叶,果实,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辣椒的绝收。3.2
系统调查Systematicinvestigation
为掌握一个地区病虫害发生消长动态,采用定点(定株)、定时、定内容的方法而进行的连续性调查。
3.3
大田普查Fieldinvestigation
为了解一个地区病虫害整体发生消长动态、分布范围和为害情况,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的多点调查,大致掌握病虫害发生的基本情况,以指导防治。
3.4
中心病株Centerofinfestedplants
植物的侵染性病害,在它发生或流行的过程中,由病原菌初侵染引起的田间最早出现的发病植株为中心病株。
3.5
严重度Severitydegree
依每株辣椒植株上发病器官占整个植株相应部分的比例或受害程度确定危害级别,分级标准为:
DB43/T999—2015
2
0级:健康无病症;
1级:个别叶片上有个别病斑;
3级:全株1/4以下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上部茎杆有个别小病斑;
5级:全株1/4~1/2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上部茎杆有典型病斑;
7级:全株1/2以上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中下部茎杆上有较大病斑;
9级:全株叶片几乎都有病斑,或大部分叶片枯死,甚至茎部枯死。
3.6
发病率Infestedplantsrate
发病率是指发病植株占所调查总株数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