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1、P1实验室
生物一级实验室适用于做不会对于成年人立即造成任何疾病、对于实验人员基本没有危险的实验。这类的实验室可以处理较多种类的普通病原体。例如,处理犬传染性肝炎、非感染性的埃西里氏大肠杆菌以及对于非传染性的病菌与组织进行培养。
防护措施:
(1)一级安全水平中需要用于防范生物危害性的措施要求很低,只需要带手套和一些面部防护。
(2)这类实验室不一定需要和外界隔离。
(3)在这类实验室中仅需要依循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GMT)操作即可。
(4)实验室人员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前须事先接受训练,实验中必须由普通微生物学或相关的科学家监督。
2、P2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的病原体对人员和环境具有潜在危险。这类实验室能处理较多种的病菌,这些病菌对人类可能会造成轻微的疾病,或病菌生成的气溶胶难以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中生存。如大部分的、A型乙肝病毒、痳疹病毒、艾滋病毒,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防护措施:
(1)实验人员与处理病原体人员需为接受了特定培训和高级培训的科学家。
(2)实验时限制特定人员的出入,采取特别的污染物品预防措施。
(3)必须在生物安全柜或能遏制病菌的设备进行实验。
(4)若病菌可能生成传染性气融胶或喷雾时,必须在二级生物安全柜进行。
3、P3实验室
该级别的实验室适用于临床、诊断、教学、科研、或生产药物实验。这类实验室专门处理本地或外来的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可能会因吸入人体而导致严重或潜在的致命疾病。这些病原体可能是能导致人类患致命但能治好的疾病的各种细菌。如寄生虫和病毒、包含炭疽杆菌、结核杆菌、SARS冠状病毒。
防护措施:
(1)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参加致病性和潜在的致命性的病原体的防范措施的具体培训,且必须被对于相应实验有经验的科学家监督。
(2)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过程都要在生物安全柜,专门设计的通风柜,或有其他物理抑制方法的装置中进行。
4、P4实验室
此级别需要处理危险且未知的病原体。这类病原体可能制造出传染性的气溶胶对人体造成高度的危害,且该病原体至今仍无任何疫苗或治疗法。如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天花以及其他各种出血性疾病。
防护措施:
(1)实验室人员在处理这类生物危害病原体时必须强制使用独立供氧的正压防护衣。
(2)生物实验室的四个出入口将配置多个淋浴设备、真空室与紫外线光室,及其他能摧毁生物危害的痕迹安全防范措施。
(3)多个气密锁用被电子保护以防止在同一时间打开两个门。
(4)所有的空气和水须进行消毒,以消除传染物释放的可能性。
(5)当一个病原体被怀疑或可能有抗药性时都必须在BSL-4实验室进行处理。
(6)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对于他们在处理极其危险的传染性有具体和深入的培训并且理解标准和特殊的措施、抑制设备。
(7)他们将会受到受过训练与实地处理这些病原体的合格科学家的监督且实验室的出入受到实验室主管的严格控制。
(8)该实验室在必须建在单独的建筑物中,且与该区域内其他建筑物完全隔离。且该实验室必须建立完整的防止污染的协议,以及特定设备的操作手册。实验活动只限于在配有生命支持系统与正压通风的III级生物安全柜或II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