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海岸评价指标体系》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课题编制组
二○二四年六月
1/33
1编制的必要性
1.1活力海岸产生背景
在陆海统筹思想推动下,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受
到国家重点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近年来,在海平面上升、风暴作用增强、城镇建设土地利
用开发以及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建设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海岸带生态系统遭到严
重破坏。有研究指出,如果不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海岸侵蚀退化的趋势在21世纪将会持
续恶化。以往,人们通过建造海堤、舱壁、腹股沟和护岸等硬质结构控制海岸侵蚀,抵御沿
海自然灾害。但是这种硬质结构会破坏海岸带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改变沿岸水文沉积过程,
进而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加剧海岸侵蚀。在此背景下,为了控制海岸侵蚀和维持生物多样
性,同时最大程度发挥海岸带社会经济价值,亟需寻找新的替代解决方案保护和恢复沿海生
态系统。
活力海岸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海岸保护解决方案,它结合了自然海岸和工程海岸的一些最
佳特征,能够提高沿海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通过资源高效利用且适应性
强的方式提供多种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比如,保护、恢复和扩大红树林将增加碳储存,
提供沿海生物栖息地环境、维持和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沿海人类社区免受风暴潮的影响,
支持渔业生产以及创造旅游和娱乐机会。
1.2活力海岸概念
学术界关于活力海岸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美国各州和机构对活力海岸的定义也各不相
同。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SACE)认为,活力海岸具有自然或者基于自然的特征(NNBF)。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和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VIMS)将活力海岸定
义为,一种具有侵蚀控制效益的海岸带管理实践,该实践将植物、石头、沙土和其他生物材
料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保护、恢复和增强自然海岸栖息地,维持沿海生态过程的目的。弗吉
尼亚州对活力海岸的定义在NOAA的基础上加入了水质指标,认为活力海岸是指提供侵蚀
保护和水质效益的海岸带管理实践。美国河口恢复组织在报告中将活力海岸的定义为,一种
使用自然材料和适宜的人造材料保护和恢复自然海岸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措施,且使用的
元素不得破坏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自然连通性。此外马里兰州自然资源部认为,活力海岸是采
4/33
用自然材料和人工结构相结合的技术保护、恢复、增强或创造自然海岸栖息地,减少海岸侵
蚀的结果。
综上所述,活力海岸概念的特征是“基于自然元素”,通过采用自然材料或自然与人工材
料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保护、恢复和增强海岸带自然栖息地的目标。
1.3活力海岸的内涵和核心要素
活力海岸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注重侵蚀防护。活力海岸为沿海动植物等生物资源提
供足够的栖息地环境以维持自然生态过程,这些富有活力的自然过程既有助于减少侵蚀、衰
减波浪能和过滤径流,还可以通过捕获沉积物进而恢复受损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捕获
的沉积物在淤积作用下形成浅水栖息地,最终增强了海岸生态系统的韧性和受干扰后的恢复
能力,促进海岸带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提供多种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活力海岸保护、恢复和增强红树林、盐
沼、海草等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为沿海生物提供食物与栖息地环境,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和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其次,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由于长期或周期性海水淹没形成厌氧环境,此类
环境更有助于将碳固定在沉积物中,进而提高沿海湿地碳汇价值。最后,活力海岸支持渔业
发展以及结合景观美学布设亲水步道等增加娱乐机会,从而吸引更多游客,进一步提高海岸
带经济价值。
因此,活力海岸能够提供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三重底线回报,其目标是控制海岸侵蚀,
提高海岸带地质地貌稳定性和生态韧性,促使海岸带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可持
续发展的状态,其核心要素包括:地貌稳定性、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生态韧性和社会经济支
撑性。
2任务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河海大
学、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