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七年级下册;目录;01
构建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02
回顾重点知识
;回顾重点知识;回顾重点知识;回顾重点知识;回顾重点知识;回顾重点知识;回顾重点知识;回顾重点知识;回顾重点知识;回顾重点知识;03
明辨易混易错
;1.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2.法律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损害了个人利益。()
;3民法典的是为了保障公民的人身权益而诞生。()
4.只要不将他人照片用作商业宣传就不算侵犯肖像权。()
;5.面对犯罪行为,青少年要不顾一切,勇于斗争。()
6.未成年人年龄小,违法犯罪也没关系。()
7.只要不犯大错,是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
;04
综合能力测试
;1.法律的本质是()
①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②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
③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这体现了()
A.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B.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C.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清华大学成立的法学院公益普法宣讲团,致力于通过形式丰富的公益普法系列活动传播法治思想,已与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各高校相关组织及公益社团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其推出的创意普法短视频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之所以开展法治宣传,是因为()
①法律为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
②社会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③法律是万能的
④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下列有关民法典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民法典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②民法典与我们的一生密切相关
③民法典能解决一切矛盾
④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百一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这保障了公民的()
A.名誉权
B.劳动权
C.隐私权
D.姓名权;6.为推动微短剧行业健康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实行“分类分层审核”制度。这一制度有效减少了粗制滥造、洗稿抄袭等现象,鼓励创作者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为此,微短剧创作者应该()
①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②遵循诚实守信原则
③加强网络平台监管
④满足观众一切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法不可违,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下列违法行为对应的法律责任正确的是()
A.破坏铁路封闭网——承担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责任
B.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承担刑事处罚等责任
C.观看比赛时多次起哄、打闹、投掷矿泉水瓶——承担罚金等责任
D.照相信未经他人同意,将客户照片展出——承担警告、拘留等责任;8.贾某在某平台直播手游以送“高级游戏账号”为饵,诱使王某等4名未成年人通过微信转账共计50000元。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贾某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这警示我们()
A.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
C.要远离手游,避免其带来财产损失
D.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遵纪守法;9.我们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下列观点和行为中体现了这一要求的是()
A.看到路边的禁停标志,小陈爸爸便驾车驶离
B.进入火车站时张某不配合安检人员工作,并辱骂工作人员
C.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在机场大闹
D.上学快迟到了,李某骑车到路口看到两边没有车便加速闯红灯过马路;10.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错可以不管
②不能犯下大错
③要防患于未然
④杜绝不良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材料一为广泛凝聚立法共识,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和工作。截至2024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各地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45个,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7300多个,开通了代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直通车”,努力让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
材料二2024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