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13合同段
一、外业组
(一)1#梁场(J2段)
1、钢筋废料不允许堆放在加工区;钢筋加工半成品设置标示牌,半成品钢筋长度较长的堆放需在中间加设方木,防止变形。
2、25m小箱梁N17钢筋检测:外长6560mm、内长6482mm,平均6521mm,不符合设计6592mm的要求,整批返工处理。
3、25m小箱梁底部N15、N16钢筋加密区间距不均匀,需进一步调整;N1钢筋Ф16mm双面焊缝长度113mm、100mm、103mm、102mm,均符合要求。
4、25m小箱梁(试验梁首件)砼顶面拉毛深度不足。
(二)钢筋加工场(J2段)
1、钢筋笼螺旋筋起弯头要求弯入主筋内,加强圈直径符合要求。
2、钢筋笼主筋丝头止规检测2.5P,丝长35mm、36mm、37mm、36mm,符合要求。
3、二级电箱接地蓝色线改为PE双色线。
4、X376路线桥左幅2-A立柱保护层厚度检测(设计57.5mm):57、55、55、55、56、54、54、56、54、56、52、53、52、54、53、54、54、54、55、55mm,合格率100%。
左幅1-B立柱保护层厚度检测(设计57.5mm):52、51、51、52、53、52、54、54、51、50、50、58、59、59、59、60、60、61、60、61mm,合格率95%。
(三)路基填筑(J3段)
1、K145+080路基93区第27层顶挖检三层,具体层厚为:第27层22.8cm、第26层cm、第25层cm,共68.6cm,符合要求。
2、K145+400路基93区第30层顶挖检三层,具体层厚为:第30层17cm、第29层25.2cm、第28层25cm,符合要求。
(四)桥涵工程(J3段)
1、K145+334涵洞旁电箱无零线接地;涵台顶面局部不平整。
2、北江特大桥2#墩沉淀池泥渣未及时清理,桩基停钻泥浆未循环。
二、内业组
1、梁场100T龙门吊安装时间与报验单签认时间不一致,且龙门吊无试吊记录。
2、设备台账登记进场时间与报验单不一致。
3、K134+256涵洞技术交底无安全员签名。
4、北江特大桥开工报告时间早于砼配合比时间。
5、北江特大桥3-2#砼灌注记录拆管埋深1.38m与冲孔记录未明确入岩标高,频率较低。
三、试验组
1、仪器上未贴状态标识,贴在了仪器对应的墙上。
2、录像系统异常,无法使用。
3、回弹强度为7天检测值,未测碳化深度。
TJ14合同段
一、外业组
(一)东岸拌合站
1、4#料仓前排水沟排水不畅,有堵塞现象,16~31.5mm碎石风化石含量偏多;
2、控制室配料单打印模糊、不清晰;
(二)北江特大桥
1、Z24-2、Z24-3立柱回弹强度合格。
2、Z22-2立柱保护层厚度(设计45mm):45、42、45、47、41、44、42、41、41、43、47、46、46、46、46、47、45、48、42、44mm,合格率100%。
Z22-3立柱保护层厚度(设计45mm):47、46、47、44、45、42、41、38、36、40、46、46、48、46、45、45、49、47、48、46mm,合格率95%。
3、左幅23#墩盖梁钢筋
1)骨架片焊缝不饱满,焊渣未清;
2)箍筋间距(设计100mm):117、112、105、90、85、73、90、93、95、110、103、85、120、100、139、100、100、90、125、135mm,合格率55%。
4、左幅21#墩基坑:围蔽护栏底座设置不平,护栏不稳定,未挂网围护。
5、左幅20#墩桩基施工泥浆池偏小,未及时清渣;护桩未包裹砼加固;冲锤直径:1.81m,1.81m(桩径:1.8m)。
6、右幅18#墩处电箱(编号:DA-02-18)接线金属头无保护套。
(三)预制梁场
1、凿毛深度和宽度不够;
2、翼缘板预埋筋踩踏变形严重;
3、外露钢筋锈蚀;
4、端头波纹管口,未套塑料保护套,防止进水生锈;
5、钢筋弯钩角度擅自改成设计135度;
6、14a#筋搭接长度控制不严;
7、19#筋弯钩角度设计为90度,施工跟随腹板钢筋角度一致,要求设计出变更;
8、预制梁外观水纹明显。
(四)西岸拌合站:
水泥罐与板房安全距离不够,实测13m,存在安全隐患,要求人员撤离;
(五)探塘大桥
1、左幅24#盖梁模板锚杆螺栓数量不够,且没有相互对穿;
2、温度过高,左幅24#盖板表面有裂纹;
3、左幅23#和24#盖梁模板底下分配梁数目不一致,左幅23#有13根,左幅24#有14根分配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