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
《水产类净菜》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25年5月
团体标准《水产类净菜》(工作组讨论稿)编制说明
一、项目来源:
本项目来源千浙江省食品学会《关千浙江省食品学会发布2025年度第一批团体标准5项立项的通
知》文件关千《水产类净菜》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
二、标准制定工作的目的与意义
1、背景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2023年水产品总产量达6545万吨(农业农村部《2023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消费升级,即烹即食类水产净菜需求激增。据《2023中国
预制菜产业发展臼皮书》显示,水产预制菜在家庭消费场景中占比达34%,其中净菜类产品因“去内脏、
免清洗“特性成为主力品类。然而,行业快速扩张暴露出的质侬参差、标准缺失等问题需规范。
2、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2023年中国水产预制菜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其中净菜类产品贡献超360亿元(中
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2023年度报告》)。
区域分布:山东、广东、福建三省占据全国水产净菜产能的65%,形成以国联水产、安井食品等龙
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技术应用:超高压杀菌(HPP)、液氮速冻等先进技术已在部分头部企业应用,但普及率不足20%
(《2022年中国食品工业技术创新蓝皮书》)。
3、存在的问题
(1)储运短板:冷链物流覆盖率仅58%,二次解冻导致的汁液流失率超8%(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
会《2023年生鲜冷链物流报告》)。
(2)包装材料透气率不合格引发产品氧化酸败,占质散投诉量的17%(中国消费者协会2023年数
据)。
(3)市场乱象:虚假标注产地、以淡水鱼冒充海水鱼等行为导致消费纠纷年增23%(市场监管总
局2023年通报)。
4、必要性
(1)保障食品安全:规范原料采购、冷链物流全链条操作,降低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残留风险。
(2)推动产业升级:通过标准引导企业技术改造。
(3)提升配送企业经营产品质量水平:为配送企业提供验收依据,为管理部门提供检查依据。
三、与我国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
l、国内标准现状
(1)GB10136-2015动物性水产制品》规定了动物性水产制品的技术要求。
(2)GB/T24861-2024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规定了水产品流通管理过程的基本要求、水产品接
收、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要求,描述了记录等相应的证实方法。
(3)GB273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动物性水产品》规定了鲜、冻动物性水产品的技术要求。
(4)GB/T34767-2017水产品销售与配送良好操作规范》规定了水产品销售操作的基本要求、批发要
求、配送要求、零售要求和人员管理。
2、国际标准对比
1
美国:FDA《水产品HACCP指南》强制要求从捕捞到零售全程温度记录(4°C);标签须标注过敏
原信息(如甲壳类、鱼类)。我国在过程控制如冷链温控精度土l0Cvs国际土0.5°C。
四、标准制定工作主要过程:
1、准备阶段:(2025年2月-2025年3月)
(1)成立团体标准起草工作组(以下简称标准起草组)。
(2)标准起草组对标准相关内容开展调研工作,将调研情况进行汇总形成资料。
(3)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知、行业标准等资料用千此次标准编制过程中的参考及
引用。
2、立项阶段:(2025年3月-2025年4月)
(1)标准起草组根据企业调研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资料形成团体标准草案稿及编制说明。
(2)标准起草组收集资料并完成团体标准立项申请书。
(3)向发布机构提交标准立项申请书及标准草案稿,发布机构对立项申请书及草案稿进行审核。
(4)发布机构发布团体标准立项文件。
3、起草阶段:(2025年4月-2025年5月)
(1)标准起草组召开内部讨论会对团体标准草案稿及草案稿编制说明进行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