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一、选择题
要求:从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哪项不属于校园欺凌的类型?
A.语言欺凌
B.暴力欺凌
C.精神欺凌
D.网络欺凌
2.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中,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预防措施?
A.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B.建立健全校园欺凌举报制度
C.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D.对欺凌者进行心理辅导
3.在校园欺凌事件中,下列哪项行为属于施暴者的责任?
A.施暴者主动承认错误
B.施暴者因家庭原因导致欺凌行为
C.施暴者主动寻求帮助
D.施暴者因受到欺凌而反击
4.下列哪项不属于校园欺凌的后果?
A.受害者心理创伤
B.学校声誉受损
C.社会舆论压力
D.施暴者因欺凌行为获得成就感
5.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中,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干预措施?
A.对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
B.对施暴者进行惩戒
C.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D.加强家校沟通
二、填空题
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词语。
6.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旨在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7.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建立健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
8.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提高教职工对校园欺凌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9.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建立健全,加强对校园欺凌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
10.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加强家校沟通,共同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
三、判断题
要求: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写“√”,错误的写“×”。
11.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欺凌行为。()
12.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对欺凌者进行公开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13.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防止网络欺凌事件的发生。()
14.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建立健全,加强校园欺凌事件的档案管理。()
15.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对受害者进行保密,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16.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定期开展校园欺凌防治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
17.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对施暴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18.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匿名举报,保护受害者隐私。()
19.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公开通报,以起到警示作用。()
20.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简答题
要求:根据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21.简述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2.在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中,学校应如何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23.如何在家庭和学校中共同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
五、论述题
要求: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如何运用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中的干预措施来处理一起校园欺凌事件。
六、案例分析题
要求: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24.案例背景:某中学发生一起校园欺凌事件,受害者小明(化名)因被同学小王(化名)欺凌而受到身心伤害。
问题:
(1)根据校园欺凌防治与干预制度,学校应如何处理这起校园欺凌事件?
(2)针对小明受到的伤害,学校应采取哪些干预措施?
(3)如何帮助小王改正错误,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1.D
解析:校园欺凌的类型包括语言欺凌、暴力欺凌、精神欺凌和网络欺凌,而网络欺凌属于网络欺凌的类型,不属于校园欺凌的类型。
2.D
解析:预防措施旨在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而惩戒措施是对已经发生的欺凌行为进行干预和惩罚,因此对欺凌者进行心理辅导不属于预防措施。
3.B
解析:施暴者因家庭原因导致欺凌行为,这是施暴者的个人原因,不能作为其责任的理由。
4.D
解析:校园欺凌的后果包括受害者心理创伤、学校声誉受损和社会舆论压力,而施暴者因欺凌行为获得成就感不属于后果。
5.D
解析:干预措施是对已经发生的欺凌行为进行干预和惩罚,而加强家校沟通属于预防措施,不属于干预措施。
二、填空题
6.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7.加强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
8.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提高教职工对校园欺凌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9.加强对校园欺凌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
10.加强家校沟通,共同预防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