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彻底搞懂:水资源论证报告和取水许可证的关系,取水许可证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及常见问题汇总
前言: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是水资源管理中的两个重要环节,自2016年底始,全国已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表)审批”和“取水许可审批”合并为取水许可审批,不再单独审批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表)。
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的关系
01定义与性质
水资源论证:是对建设项目取用水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技术评估的论证报告,属于技术性文件。
取水许可:是国家依法赋予取水单位或个人取水权利的行政许可行为,属于行政许可证件。
02目的及侧重点
水资源论证:主要目的是评估项目取用水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水资源规划、生态保护要求,避免过度取水。侧重于技术可行性、合理性分析(如水量、水质、节水措施等)。
取水许可:主要目的是规范取水行为,明确取水单位或个人的权利义务,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侧重于行政管理(如取水地点、期限、用途、水量限制等)。
03内容及侧重点
水资源论证:主要内容包括取用水必要性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评估、节水措施与替代方案等。侧重于“能不能取”)。
取水许可:主要内容包括取水地点、方式、水量、用途,取水期限,水资源费缴纳及监督管理要求等。侧重于“允许怎么取”。
04主体与流程
水资源论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表)》由建设单位自行编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审批流程:1.编制报告→2.提交水行政主管部门→3.专家评审→4.修改完善→5.出具批复意见。
取水许可:取水单位或个人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审批流程:1.提交申请→2.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3.现场核查(必要时)→4.作出许可决定→5.颁发许可证。
05合并审批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表)作为取水许可申请材料之一,在取水许可申请阶段,申请人应当向取水审批机关提交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在内的所有申请材料。
取水许可申请受理后,取水许可审批机关应对取水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对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进行技术审查,出具技术审查意见,并在法定或者承诺的时限内,签发取水申请批准文件或者不予批准文件。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技术审查意见作为取水申请批准文件的附件。
取水许可办理程序
一、提出申请
申请取水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向具有审批权限的取水许可审批机关提出申请时,应一并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审批机关不单独受理申请人的报告书审查申请。
申请材料清单:
1.填写完整的《取水许可申请书》
2.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表)及其审查意见
提示: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等,如推行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对已实施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推行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不再单独审批,与取水许可申请一并审批。
3.取水单位或个人的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提示:如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适用于单位申请),或个人身份证(适用于个人申请)。部分地区可通过电子证照库调用相关证照的,无需申请人提供纸质材料。
4.有利害关系第三者的承诺书
提示:当取水许可申请的标的与第三者有利害关系时,需提供第三者的承诺书或者其他相关文件,以证明已妥善处理可能产生的利益纠纷。
5.属于备案项目的,提供有关备案材料
提示:能够证明建设项目已完成备案手续的文件材料,如项目备案证明。
6.通过水权转让方式获得取水指标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经审查同意的水权转让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查意见
相关链接:哪些项目需要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哪些项目需要编制报告表?
二、形式审查
取水许可审批机关受理申请人的取水申请时,一并对其提交的报告书进行形式审查,检查所有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要求;对符合要求的依法受理,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三、技术审查
报告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或报告表可由申请人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有关技术标准要求自行编制,也可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
技术审查。取水许可审批机关在受理取水申请后,应于30个工作日内自行组织开展报告书技术审查,也可委托有关单位开展报告书技术审查,并出具技术审查意见。
审查费用。报告书审查费用一律由取水许可审批机关支付并纳入部门预算,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四、三条红线
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下列情形,将不予批准:
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类的;
产品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
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却通过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下水的;
地下水已严重超采的地区取用地下水的;
建设项目节水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的;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