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十一讲厌食消瘦.ppt
文件大小:1.12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3.04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消瘦的概念体重是反映机体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体重下降超过正常标准20%时,即为消瘦。成人标准体重粗算公式为: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实际体重较正常标准减少10%以上者为体重减轻消瘦一般都是短期内呈进行性的,有体重下降前后测量的体重数值对照,比其恒定的体重有明显下降,感觉衣服明显变宽大,腰带变松,鞋子变大;外观上皮下脂肪减少,肌肉瘦弱萎缩,皮肤粗糙松弛,缺乏弹性,骨骼显露突出等。脱水与水肿消退后的体重下降,不属本节讨论范围。第2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消瘦的类型1、生理性消瘦:若劳动量、运动量过大,使体内脂肪与蛋白质消耗增加,则会出现消瘦。这种消瘦,经休息调整,补充营养,很快就会恢复至原来的水平。2、病理性消瘦:由于食欲减退或进食、吞咽困难等造成营养摄入不足,或胃、肠、肝、胆、胰以及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还有药物因素等造成营养的消化、吸收、利用障碍,或由于发热、创伤、甲亢、肿瘤等,使营养需要增加或消耗过多,都可出现消瘦。如果短期内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且伴有食欲不振、乏力倦怠等症状,经休息调整亦不恢复,则可能是罹患某些疾病的先兆。第3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消瘦的病因1.营养摄入不足可见于小儿营养不良、佝偻病口腔溃疡、下颌关节炎及食管肿瘤;急慢性感染、尿毒症及恶性肿瘤、神经性厌食、慢性胃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2.营养消化、吸收、利用障碍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结核;慢性肝炎、胆道感染、胰腺炎、肝硬变、胃肠道、肝胆、胰腺肿瘤、糖尿病,久服泻剂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3.营养需要增加或消耗过多如长期发热、恶性肿瘤、甲亢、创伤及大手术后等。生长发育、过劳、妊娠、哺乳等属于生理性消瘦。第4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消瘦的鉴别诊断1、食欲减退,进食减少;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肝、胰腺等病变;精神因素如忧郁症,神经性厌食;全身性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血液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2、食欲正常或食量增加;因营养利用发生障碍,或因营养消耗增加使体重减轻。如妊娠呕吐、神经性腹泻,寄生虫病、糖尿病、甲亢等。3、严重创伤与烧伤由于血浆大量渗出,蛋白质消耗量显著增加等。4、某些药物原因如甲状腺制剂,长期服用泻药等。第5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病理性消瘦的常见疾病1、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并影响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导致体内营养障碍,造成消瘦。糖尿病的初期无明显症状。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饮水多、进食多、尿量多,体重减少,且伴有疲惫懒散、精神萎靡等症状。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可祸及血管、神经、眼睛、心脏、肾脏等器官组织。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第6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癌症:不明原因的消瘦是许多癌症的信号。原发性肝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除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外,进行性消瘦和右上腹肝区不适应引起重视。胃癌早期没有特殊症状,但进行性消瘦很明显。腹腔恶性肿瘤增长过程中,也会首先表现为消瘦。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恶性网状细胞瘤等。由于机体核蛋白代谢亢进,免疫力降低,同时体温持续升高,使得蛋白质大量分解,消瘦常为早期症状,并日渐加重。第7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早期肺结核病人症状不甚明显,除经常“感冒”外,消瘦、低热是不可忽略的症状。故对于反复“感冒”不愈伴有消瘦的人,应去医院作X线检查及痰检以明确诊断。4、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甲状腺功能增高,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机体氧化过程加速、代谢率增高的一种疾病,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突眼症等:可有多食易饥,消瘦,多汗,心悸,手抖,大便次数增多等兴奋亢进的表现。第8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艾滋病: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见于多性伴侣、静脉吸毒、同性恋及输血史;HIV进入人体后,选择性的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的严重缺陷,肿瘤的易感性和机会性感染增加。感染HIV的单核细胞通过血脑屏障,直接损害脑、脊髓和周围神经。伴发热、腹泻持续1个月;腹股沟部至少2个淋巴结肿大;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或伴有明显的口腔念珠菌感染。第9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另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贫血、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患者,亦多显得消瘦。对于不明原因的消瘦,应引起警惕,尽早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