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x
文件大小:13.94 MB
总页数:16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2.32万字
文档摘要

江西省职教高考总复习指导与同步练(计算机)

目录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第三章Internet应用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第五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第六章多媒体软件应用第七章演示文稿软件应用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考点二计算机系统考点一了解计算机考点三数制与编码

第5页考纲要求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发展历史、类型和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主要硬件设备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第6页考纲要求了解常用输入/输出设备的作用及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系统中软件的类型,能区别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了解进制数的基本概念,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了解ASCII码和汉字编码的基本知识及编码规则

第7页真题聚焦题型2023年2022年2021年是非选择题题1(信息与信息技术)题2(计算机的发展)题3(计算机硬件)题1(计算机的发展)题2(计算机的应用)题3(计算机软件)题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题2(信息与信息技术)题3(计算机的发展)题4(计算机的特点)单项选择题题16(计算机的应用)题17(数制)题18(计算机硬件)题19(汉字编码)题16(计算机性能指标)题17(输入/输出设备)题18(西文字符编码)题20(数制)题16(计算机的发展)题17(计算机性能指标)题18(计算机硬件)题19(西文字符编码)题20(数制)不定项选择题题36(计算机硬件)题37(计算机软件)题36(计算机软件)题37(计算机硬件)题36(计算机的分类)题37(计算机硬件)填空题题46(计算机的发展)题47(西文字符编码)题46(计算机硬件)题47(数制)题46(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题47、49(计算机硬件)题48(计算机性能指标)简答题题61(计算机硬件)//

考点一了解计算机

第9页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相互联系特性的表现,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或运动状态,通常是指音讯、消息、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第10页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失去价值。共享性:可以供多人同时分享。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基本特征

第11页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二)数据数据是对信息的一种符号表示,是人们利用文字符号、数字符号和其他规定的符号对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活动所做的抽象描述。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内在含义或解释,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

第12页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三)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是指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总和。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

第13页二、计算机的发展过程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了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的揭幕典礼,标志着人类迈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第14页二、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第一代电子管根据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逻辑元件)的不同,可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第二代晶体管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15页二、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发展阶段起止年份电子器件软件特点主要应用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运算速度较慢,功耗大,存储容量小科学计算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高级语言、操作系统体积、功耗减小,运算速度提高,价格下降事务管理

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第16页二、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发展阶段起止年份电子器件软件特点主要应用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

集成电路多种高级语言完善的操作系统体积、功耗进一步减小,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计算、管理、

控制等第四代1971至今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各种应用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等性能大幅度提高价格大幅度下降网络应用、人工智能及社会各领域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第17页三、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的奠基人是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教授。1946年6月,冯·诺依曼等人发表了《电子计算装置逻辑结构初探》论文,其中最重要的3点如下:

第18页三、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新型电子计算机应该以二进制为基础,而不是十进制。(2)“存储程序控制”设计思想,即程序设计者按计算要求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