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案
第22讲
教学对象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
授课内容
8.3接口示例
8.4案例学习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Comparable接口的使用
2.掌握Comparator接口的使用
(二)能力目标
学会常用接口Comparable和Comparator的使用
教学方法
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堂练习、案例教学。
学时及分配(第1学时50分钟)
课堂讲授30分钟
课堂练习20分钟
8.3接口示例
学时及分配(第2学时50分钟)
课堂讲授20分钟
课堂练习30分钟
8.4案例学习
知识点分析
重点:
接口的应用
难点:
接口Comparable和Comparator的使用
教学过程设计
内容
方式
问题导入:
本节来学习两个常用接口的应用。
内容要点
8.3接口示例
Java类库中也定义了许多接口,有些接口中没有定义任何方法,这些接口称为标识接口,如java.lang包中定义的Cloneable接口、java.io包中的Serializable接口。有些接口中定义了若干方法,如java.lang包中的ComparableT接口中定义了comapreTo()方法,AutoClosable接口定义了close()方法,Runnable接口中定义了run()方法。下面介绍两个用于对象比较的接口:ComparableT接口和ComparatorT接口。
8.3.1ComparableT接口
我们知道,要比较两个String对象的大小,可以使用它的compareTo()方法。现在假设要比较两个Circle对象的大小,该如何比较呢?Circle类是用户定义的类,它无法比较大小。要想比较Circle对象的大小,如按面积比较,需要实现ComparableT接口的compareTo()方法。ComparableT接口的定义如下:
packagejava.lang;
publicinterfaceComparableT{
intcompareTo(Tother);
}
ComparableT是泛型接口(关于泛型的概念请参考第10章内容)。在实现该接口时,将泛型类型T替换成一种具体的类型。如果希望一个类的对象能够比较大小,类必须实现ComparableT接口的compareTo()方法。该方法实现当前对象与参数对象比较,返回一个整数值。当调用对象小于、等于、大于参数对象时,该方法分别返回负整数、0和正整数。按这种方法比较出的对象顺序称为自然顺序(naturalorder)。
下面程序说明了如何通过实现ComparableT接口对Circle类的对象根据其面积大小进行比较。
程序8-5Circle.java参见教材
8.3.2ComparatorT接口
假设需要根据长度而不是字典顺序对字符串排序,我们可以使用Arrays类的带两个参数的sort()方法,格式如下:
publicstaticTvoidsort(T[]a,Comparator?superTc)
第一个参数a是任意类型的数组,第二个参数c是一个实现了java.util.Comparator接口的实例,它称为比较器对象。ComparatorT接口中声明了compare()抽象方法,如下所示。
publicinterfaceComparatorT{
intcompare(Tfirst,Tsecond);
//其他静态方法和默认方法
}
compare()方法用来比较它的两个参数对象。当第一个参数小于、等于、大于第二个参数时,该方法分别返回负整数、0、正整数。
下面程序按字符串的长度比较大小,长度小的排在前面。这可以定义一个比较器对象,也就是实现ComparatorString接口的类。
程序8-6LengthComparator.java参见教材
8.4案例学习——比较员工对象大小
1.问题描述
定义Employee类使其实现ComparableT接口的compareTo()方法。使它能够根据员工号(整型id字段值)进行比较,id小的员工排在前面。
创建一个包含三个元素的Employee数组,使用Arrays类的sort()方法对数组元素排序。然后输出数组元素,查看Employee对象是否按id从小到大排序。
定义一个比较器类AgeComparator,使其实现ComparatorT接口的compare()方法,在Arrays.sort()方法中指定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