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案
第4讲
教学对象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
授课内容
结构化编程
3.1编程方法
3.2选择结构
3.3案例学习:两位数加减运算
3.4switch语句与switch表达式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编程方法
掌握各种选择结构
重点掌握if-else结构和switch结构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java语言语法、流程控制等专业基础知识
2.能够掌握软件开发工具如开发平台、测试平台、配置管理软件和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堂和课后练习。
学时及分配(第1学时50分钟)
课堂讲授20分钟
课堂练习30分钟
3.1编程方法
3.2选择结构
学时及分配(第2学时50分钟)
课堂讲授20分钟
课堂练习30分钟
3.3案例学习:两位数加减运算
3.4switch语句与switch表达式
【课堂互动与讨论】
知识点分析
重点:
掌握各种选择结构的使用,包括if-else结构和switch结构
难点:
新的switch结构和switch表达式的使用
教学过程设计
内容
方式
问题导入
有多种编程方法,比如结构化编程方法、面向对象编程方法、函数式编程、反应式编程。
内容要点
3.1编程方法
结构化编程(structuredprogramming)方法在1965年提出的,是软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结构化编程中,只允许三种基本的程序结构,它们是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包括多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三种基本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只允许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仅由这三种基本结构组成的程序称为结构化程序。
顺序结构。顺序结构表示程序中的各操作是按照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执行的。
选择结构。程序的处理步骤出现了分支,它需要根据某一特定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个分支执行。
循环结构。程序反复执行某个或某些操作,直到某条件为假(或为真)时才可终止循环。
顺序结构比较简单,程序按语句的顺序依次执行。前面章节编写的程序都是顺序结构的,本章重点讨论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3.2选择结构
3.2.1if语句
if语句的格式如下:
if(条件){
语句(组);
}
【程序3-1】if语句的使用。编写程序,要求用户从键盘输入两个整数,分别存入变量a与b,如果a大于b,则交换a和b的值,也就是保证a小于或等于b,最后输出a和b的值。ExchangeDemo.java
if(ab){
intt=b;
交换a与b的值b=a;
交换a与b的值
a=t;
}
【提示】省略花括号可以使代码更整洁,但也是容易产生错误。将来需要为代码块增加语句时,容易忘记加上括号。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
3.2.2if~else语句
if-else结构的一般格式如下:
if(条件){
语句(组)1;
}else{
语句(组)2;
}
【程序3-2】if-else语句的使用。该案例要求用户从键盘输入一个年份,输出该年是否是闰年。符合下面两个条件之一的年份即为闰年:(1)能被400整除;(2)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LeapYear.java
if(year%400==0||(year%4==0year%100!=0)){
System.out.println(year+年是闰年。);
}else{
System.out.println(year+年不是闰年。);
}
3.2.3条件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conditionaloperator)的格式如下:
条件?表达式1:表达式2
3.2.4嵌套的if语句和多分支的if-else语句
嵌套的深度没有限制
例如,下面就是一个嵌套的if结构,其功能是求a、b和c中最大值并将其保存到max中。
if(ab){
if(ac)
一个嵌套的if~else结构 max=a;
一个嵌套的if~else结构
else
max=c;
}else{
if(bc)
一个嵌套的if~else结构 max=b;
一个嵌套的if~else结构
else
ma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