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模考试题+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一般情况下我国人体的能量来源是:
A、脂肪
B、脂肪和蛋白质
C、糖和蛋白质
D、糖和脂肪
E、糖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人体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糖和脂肪。糖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所需能量的50%~70%由糖氧化分解提供。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储能物质,当糖供能不足时,脂肪会分解供能。蛋白质在正常情况下主要用于构建和修复组织细胞等,不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只有在长期饥饿或糖、脂肪供能严重不足时,蛋白质才会分解供能。所以一般情况下我国人体的能量来源是糖和脂肪。
2.心肌的前负荷是指:
A、等容舒张期血量
B、动脉血压
C、静脉回心血量
D、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E、射血后心室剩余血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前负荷是指心肌收缩之前所遇到的阻力或负荷,即心室舒张末期充盈的血量。它主要影响心肌的初长度,进而影响心肌的收缩力。动脉血压是后负荷;等容舒张期血量与前负荷概念不符;静脉回心血量会影响前负荷,但不如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直接准确;射血后心室剩余血量不是前负荷。
3.对于气体在肺部交换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肺泡气中O2向血液扩散
B、运动可加速肺部气体交换
C、气体扩散速度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
D、呼吸膜的厚度与气体扩散速度成反比
E、通气/血流比值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比值适宜时,气体交换效率最高;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会导致气体交换效率降低,不利于气体交换。选项A,肺泡气中O?分压高于血液,所以O?向血液扩散,正确。选项B,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可加速肺部气体交换,正确。选项C,气体扩散速度与呼吸膜面积成正比,面积越大,扩散越快,正确。选项D,呼吸膜厚度与气体扩散速度成反比,厚度越小,扩散越快,正确。
4.下列因素,可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是:
A、机体脱水
B、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C、血压降低
D、循环血量减少
E、血浆晶体渗透降低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主要受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和血压的调节。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和血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而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机体脱水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一般不直接影响抗利尿激素分泌;循环血量减少和血压降低会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只有血浆晶体渗透降低可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5.左侧中央前回受损,将导致:
A、左侧感觉障碍
B、右侧感觉障碍
C、右侧躯体运动障碍
D、左侧躯体运动障碍
E、右侧躯体运动障碍和右侧感觉障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央前回主要是躯体运动中枢,管理对侧躯体的随意运动。左侧中央前回受损,会导致右侧躯体运动障碍。而感觉障碍主要与中央后回等区域有关,所以该题不涉及感觉障碍相关选项。
6.在下列哪一呼吸时相中,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
A、吸气初与呼气末
B、呼气初和呼气末
C、吸气时和呼气时
D、吸气末与呼气末
E、吸气初与呼气初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肺内压与大气压相等的时刻是吸气末与呼气末。吸气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内;呼气时肺内压高于大气压,气体排出肺外。而在吸气末和呼气末的瞬间,肺内压与大气压达到平衡,此时二者相等。
7.真正有效的通气量是:
A、生理无效腔
B、每分钟肺泡通气量
C、功能残气量
D、潮气量
E、肺活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减去无效腔气量再乘以呼吸频率。只有进入肺泡的气体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才是真正有效的通气量。潮气量是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其中包含了无效腔气量,并非真正有效的通气量;功能残气量是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肺活量是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生理无效腔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这些都不能直接等同于真正有效的通气量。
8.甲状旁腺素的作用,错误的是:
A、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钙
B、抑制肾小管重吸收磷
C、增加组织耗氧量和产热量
D、动员骨钙入血
E、通过活化维生素D3促进小肠吸收钙
正确答案:D
9.胃液的成分中不包括:
A、盐酸
B、内因子
C、粘液
D、胃淀粉酶
E、胃蛋白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胃淀粉酶主要由唾液腺分泌,胃液中不含有胃淀粉酶。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等。
10.下列不属于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是:
A、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
B、增加心肌收缩力
C、使基础代谢率降低
D、促进蛋白质合成
E、促进组织器官发育成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包括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组织器官发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