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模拟练习题+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适宜于微碱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为()
A、放线菌
B、病毒
C、霉菌
D、酵母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放线菌适宜在微碱性条件下生长。霉菌适宜在偏酸性环境生长;酵母菌适宜在偏酸性且含糖量较高的环境生长;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在适宜微碱性条件下生长,它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2.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构象特征主要取决于
A、温度、pH和离子强度等环境条件
B、肽链间或肽链内的二硫键
C、氨基酸的组成、顺序和数目
D、氢键、盐键、范德华力和疏水力
正确答案:D
3.穿无菌衣和戴无菌手套后,必须保持无菌的部位是()
A、整个胸、腹、背部和双上肢
B、整个颈肩、胸、腹、背部
C、腰部以上的前胸、后背和双上肢
D、腰部以上的前胸、侧胸和双上肢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都应视为有菌区,不能接触;双手应保持在胸前,范围为腰部以上的前胸、侧胸和双上肢,因此必须保持无菌的部位是腰部以上的前胸、侧胸和双上肢。
4.细菌的菌毛的主要功能是()
A、附着
B、传递遗传物质
C、致病性
D、运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普通菌毛主要功能是使细菌能牢固地黏附在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黏膜上皮细胞表面,进而在局部定居繁殖,引起感染,所以其主要功能是附着;性菌毛可通过接合的方式传递遗传物质。运动主要依靠细菌的鞭毛;致病性与菌毛、荚膜、毒素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不是菌毛的主要功能。
5.痛风症患者血中含量升高的物质是
A、尿素
B、NH3
C、胆红素
D、尿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痛风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引起的一组疾病。当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时,会产生过多的尿酸,而肾脏排泄尿酸功能受损,导致血尿酸在血液中蓄积,使其含量升高。尿素主要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NH3主要来自氨基酸脱氨基等过程;胆红素是血红素代谢的产物,它们都与痛风症无关。
6.在细菌培养中,所制备的斜面培养基形成的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
A、1/4
B、2/3
C、1/2
D、l/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细菌培养中,制备斜面培养基时,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1/2。如果斜面过长,在接种时菌苔不易划开,而且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观察等;若斜面过短,则浪费培养基且不利于后续操作,所以一般要求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1/2。
7.霉菌及酵母菌的培养温度是()
A、20℃
B、35-37℃
C、28-30℃
D、室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霉菌及酵母菌的培养温度一般为28-3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霉菌和酵母菌能够较好地生长繁殖。选项A中20℃范围较宽泛不准确;选项B中35-37℃一般是细菌等的培养温度,不是霉菌及酵母菌的适宜温度;选项D中室温不明确且不是特定的培养温度标准。
8.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D、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固体培养基可以形成单个菌落,便于分离和纯化某种细菌。液体培养基不利于分离单个菌落;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主要用于筛选对青霉素有抗性的细菌,不能用于从多种细菌中分离特定细菌;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主要用于筛选耐盐细菌,也不是用于从多种细菌中分离特定细菌的常规方法。
9.发酵工程中培育优良品种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能定向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是()。
A、蛋白工程
B、人工诱变
C、基因工程
D、杂交育种
正确答案:C
10.血球计数板可以用来测量()的细胞
A、孢囊链霉菌
B、酵母
C、诺卡式菌
D、小单孢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球计数板通常用于对较大细胞的计数,酵母细胞相对较大,适合用血球计数板测量;诺卡式菌、小单孢菌、孢囊链霉菌细胞相对较小,用血球计数板测量不太准确。
11.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和DNA分子,其组成和结构()
A、蛋白质相同,DNA不同
B、DNA相同,蛋白质不同
C、都相同
D、都不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所以DNA相同;但不同组织细胞功能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因此蛋白质不同。
12.革兰氏染色结果中,革兰氏阴性菌应为()
A、紫色
B、红色
C、黄色
D、无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革兰氏染色中,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薄,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脂类含量高,酒精脱色时溶解了脂类,使细胞壁通透性增加,结晶紫-碘复合物易被洗脱,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后呈现红色。
13.下列关于营养素在体外燃烧和生物体内氧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逐步释放能量
B、都需要催化剂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