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药物在血中是以结合形式存在的,常与药物结合的物质是:
白蛋白B.球蛋白C.血红蛋白D.游离脂肪酸E.高密度脂蛋白
正确答案:A
静脉注射后,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单指数相方程特征时,MRT表示消退给药剂量的多少所需的时间?
A.50%B.60%C.63.2%D.73.2%E.69%
正确答案:C
3、恒量恒速分次给药,根本达稳态的时间是:
A.1~2个t1/2B.2~3个t1/2C.3~4个t1/2D.4~5个t1/2E.2~4个t1/2
正确答案:D
关于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剂量选择,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高剂量最好接近最低中毒剂量B.中剂量依据动物有效剂量的上限范围选取C.低剂量依据动物有效剂量的下限范围选取D.应至少设计3个剂量组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Wagner-Nelson法是主要用来计算以下哪一种参数的?
吸取速率常数kaB.消退速率常数kC.峰浓度D.峰时间E.药时曲线下面积
正确答案:A
某弱碱性药在pH5.0时,它的非解离局部为90.9%,该药的pKa接近哪个数值?
A.2B.3C.4D.5E.6
正确答案:C
弱酸性阿司匹林的pKa为3.4,它在pH=1.4的胃液中,约可吸取(血浆pH=7.4):
A.0.1%B.99.9%C.1%D.10%E.0.01%
正确答案:B
关于试验动物的选择,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
首选动物尽可能与药效学和毒理学争论全都B.尽量在糊涂状态下试验C.药物代谢动力学争论必需从同一动物屡次采样D.创性的药物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E.建议首选非
啮齿类动物
正确答案:C
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争论的统计矩分析,是一种非房室的分析方法,它一般适用于体内过程符合以下哪一项的药物?
房室B.线性C.非房室D.非线性E.混合性正确答案:B
静脉滴注给药途径的MRTinf表达式为:A.AUC0
→n+cn/λB.MRTiv+t/2C.MRTiv-t/2D.MRTiv+tE.1/k正确答案:B
生物样品分析的方法中,哪种是首选方法?
色谱法B.放射免疫分析法C.酶联免疫分析法D.荧光免疫分析法E.微生物学方法
正确答案:A
假设口服给药,争论动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需要多少小时以上?
A.4B.6C.8D.12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E
以下状况可称为首关效应的是:
苯巴比妥钠肌注被肝药酶代谢,使血中浓度降低B.硝酸甘油舌下给药,自口腔黏膜吸取,经肝代谢后药效降低C.青霉素口服后被胃酸破坏,使吸入血的药量削减D.普萘洛尔口服,经肝脏灭活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削减E.全部这些
正确答案:D
血药浓度时间下的总面积AUC0→∞被称为:
零阶矩B.三阶矩C.四阶矩D.一阶矩E.二阶矩正确答案:A
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明显上升,这种现象是由于:
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取增加B.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C.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的苯妥英钠增加D.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削减E.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增加
正确答案:D
有关药物从肾脏排泄的正确表达是:
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易从肾小球滤过B.解离的药物易从肾小管重吸取C.药物的排泄与尿液pH无关D.转变尿液pH可转变药物的排泄速度E.药物的血浆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等
正确答案:D
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A.葡糖醛酸转移酶B.单胺氧化酶C.肝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D.辅酶ⅡE.水解酶正确答案:C
假设静脉滴注药物想要快速到达稳态血药浓度,以下选项哪项不正确?A.滴注速度减慢,外加负荷剂量B.加大滴注速度C.加大滴注速度,而后减速持续点滴D.滴注速度不变,外加负荷剂量E.延长时间持续原速度静脉点滴正确答案:E
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是:A.极性高的药物B.脂溶性高的药物C.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D.解离型的药物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
静脉滴注达稳态血药浓度,不由下面哪项所打算?A.消退速率常数B.表观分布容积C.滴注速度D.滴注时间
E.滴注剂量正确答案:D
AUC正确答案:略
Ⅰ相反响正确答案:略
一级动力学正确答案:略
生物利用度正确答案:略
稳态血药浓度正确答案:略
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应承受屡次静脉注射,不应承受静脉点滴。T.对F.错正确答案:F
静脉注射两种单室模型药物,假设给药剂量一样,那么表观分布容积大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