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度国家大剧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b卷).docx
文件大小:79.35 KB
总页数:6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3
总字数:约4.17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度国家大剧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湖北甲公司与河南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书面合同,甲公司签字、盖章后邮寄给乙公司签字、盖章。则该合同成立的时间应为()。

A.甲公司签字、盖章时

B.甲、乙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时

C.乙公司签字盖章时

D.乙公司收到甲公司签字盖章的合同时

【答案】:C

【解析】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本题中湖北甲公司与河南乙公司采用书面合同形式订立合同,甲公司签字、盖章后邮寄给乙公司签字、盖章,只有当乙公司签字盖章后,才满足双方均签名、盖章这一合同成立条件,合同才成立。甲公司签字、盖章时,乙公司尚未完成签字盖章,合同未成立;甲、乙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时,并未完成合同订立的法定形式,合同也未成立;乙公司收到甲公司签字盖章的合同时,乙公司还未签字盖章,同样不满足合同成立条件。所以该合同成立的时间应为乙公司签字盖章时。

2、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把握创新思维方法。“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体现的思维方法是()。

A.联想思维

B.逆向思维

C.发散思维

D.超前思维

【答案】:B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创新思维方法的特点,结合题干中“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含义来进行分析。联想思维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它强调的是通过想象等方式把不同的事物或概念联系起来,而“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并非是在强调事物之间的联想联系,所以其并非体现联想思维。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意思是本来空虚,却要伪装成充实;本来充实,却要伪装成空虚,是从常规情况的反方向去思考和行动,与逆向思维从反面去思考问题的特点相契合,体现了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一个点向多个方向扩散,产生多种不同的思路和想法,“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并不属于这种从多个方向思考解决问题的发散模式,所以未体现发散思维。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而“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主要是关于虚实的反向运用,并非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因此未体现超前思维。综上,“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体现的思维方法是逆向思维。

3、洋务运动的失败标志是()。

A.中法战争中国的不战而败

B.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中守旧派的失败

C.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D.《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洋务运动失败标志的相关历史知识,对各选项涉及事件进行分析判断。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中法战争发生于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当时清政府在军事上取得了一定胜利,但却在谈判中妥协求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出现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奇怪结局。不过,这场战争并不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它主要反映了清政府在对外政策上的软弱和妥协。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发生在戊戌变法时期,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等问题展开。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守旧派的失败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但与洋务运动的失败并无直接关联。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北洋水师是洋务运动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成果,它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建设。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表明洋务运动在军事自强方面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宣告了洋务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实现富国强兵目标的努力失败。《辛丑条约》是1901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条约签订时间在洋务运动结束之后,与洋务运动的失败没有直接联系。综上,洋务运动的失败标志是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4、下列案件中,当事人不需要负刑事责任的是()。

A.二十五周岁的护士张某给病人注射青霉素时为节省时间未做皮试,导致病人过敏死亡

B.二十二周岁的李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在清醒时砍死妻子

C.三十周岁的廖某酗酒后把路